如何通过学习经典,写出一篇优质的情感类爆款文?

相信我们很多人都读过朱自清的那篇《背影》,这篇散文多年以来入选初中课本,经久不衰,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

换作今天来说,它必然是一篇10万+的爆款文。

可是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文章好,可是如果让你也写上这么一篇文章,你会怎么写呢?

不得不说,通过对经典文章的深度剖析,尤其是文章背后隐藏的逻辑结构及写作技巧,再对比自己的写作盲点,绝对可以复盘出一套学以致用的干货技巧。

如果大家能够掌握其中的奥秘,对于我们写作公号文如有神助。

下面,我就针对个人以往在写作上的盲点做出如下复盘与总结,希望能对各位书友提供参考。

盲点一:散文和议论文,傻傻搞不清

读书时,对于散文的认知,就只记得“形散神不散”这几个字,具体是啥意思,其实没几个人搞明白了。

因此,散文成了一种很高深莫测的文体,尤其是应试作文中,还很少有让你写篇散文的要求。

于是,学生时代的我们多半还是对议论文或是叙述文比较熟悉。

那散文真的就和议论文不同了吗?散文是不是就是单纯的叙事,就是作者的自嗨,纯粹的抒发情感的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实际上从《背影》这篇散文来看,它同样和现在我们很多爆款的观点文是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的?

就单从题目来看,这篇文章要表达父爱,那么大众一点的观点文多半是这样的题目,“父爱,不曾知道的误区?”、“老爸,我想对你说句话”、“这辈子最该爱得人是谁?”,诸如此类。

可散文绝对不会是这样的标题,就比如《背影》,这名字你能和父爱联想起来吗?

显然不能,但是当我们看完了全文,你会发现整篇文章要表达的主题不正是父爱吗?

说白了,就是底层逻辑是一回事,都是运用各类事件、场景或案例紧密地围绕一个观点或者主题来论述,这就是所谓的“形散神不散”,神即是文章的核心主题。

只不过优质的散文对文章结构和内容上会要求更高一些。

这里的要求,就是“共情”,换作现在的说法,就是“走心”。但凡能把这种方式能够运用到极致的,那便是爆款文的高手。

盲点二:人家写的是情感文,我写的确是“流水账”

还有 74% 的精彩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9.9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