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本的逻辑,出版是一门时间与规模的生意。正常情况下,一家民营出版公司至少需要五年的积累,才能形成一定的图书品种与码洋数量。果麦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路金波把这种积累比喻为“储蓄”,因为每做一本书,都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里持续售卖,持续产生商业价值。 常规来看,扣除版税、成本以及给渠道商的折扣之后,一本书的毛利在20%左右而且在版权期内可以持续销售,这意味着此前策划出版的图书会不断贡献价值。以果麦文化为例,其2013年至2016年的码洋数量分别为5000万、1.1亿、3.2亿、4.3 亿,路金波预计2017年将超过6亿,且当年销售的图书中有超过50%为前几年出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比例会实越来越高,磨铁的比例已将近70% 印升,老书比例越高,成本就越低,公司利润就会更高。路金波用果麦文化出版的《浮生六记》举例,这本清代自传体散文已经卖是出了100万册。因为属于公版图书,不需支付版权费用,“20%的印刷成本,五六折卖出去,我自己相当于60%毛利。” 出版公司属于典型的慢公司,本质是一种存货生意。不适合风险投资。
图书出版是一种慢生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女儿4岁时,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本科普绘本《如果你喜爱蜂蜜:源于蜜蜂的自然故事》。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送给女儿,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