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课,女儿抱着一个小碗推门进来,冲我神秘地笑了笑。我摆摆手示意她不可说话,但她似乎难掩内心的兴奋,举着碗冲我比划。我读懂了她的口型,她在说:榆钱。原来,公园的榆钱树早已“硕果累累”,母亲上午去采摘了一些,中午就有了这顿香喷喷的榆钱饭。
在那个经济拮据的年岁里,榆钱一直是农村少年最渴望的零食,每年的这个时候,村里的榆树都会成为我们争抢的“地盘儿”。榆钱生吃就很美味,如果采得多了,回来让母亲做一顿蒸榆钱,更是难得的“佳肴”。
我从小喜欢爬树,爬得最多的就是榆树,除了因为有美味的榆钱外,还因为榆树的枝干韧性十足,无论弯成什么样儿也不会轻易折断。我常常爬到榆树的最高处,一边采摘榆钱往嘴里送,一边晃动身体荡着秋千,现在想想真是惬意极了!
尽管人们都喜欢吃榆钱,却很少有人在家里种榆树,因为榆树比较“脏”,容易生虫子。听母亲讲,老一辈的人经常把榆树皮磨成面粉来充饥。我想,也许正是因为榆树皮可以吃,才会招来那么多的贪吃的小虫子吧。
为了再采摘一些榆钱,我带着妻女驱车前往正定,在滹沱河边找了很久,却只找到几株瘦弱的榆树。稀稀疏疏的榆钱高高地挂在枝头,像是几个颓废的不良少年。我勉强采下一枝,品相一般,连味道似乎也不够醇香了。
我突然想到,村里的榆树好像也不多见了。不仅榆树,其他树种也在渐渐消失。为了建造公路,路旁的树都被砍了个精光;为了扩建房屋,也将碍事的树木无情拆除。人们为了功利的目的,往往置自然环境于不顾,这在农村也不能幸免。我又想起那天与母亲的几句对话,我问她:为什么现在的燕子不如以前多了。母亲说,因为现在地里没什么虫子了,都是打农药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