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开始做下一年度的发展规划。我跟领导说,我想做一家工作室,从局部突破解决现在集团面临的问题。两位领导给了我不同的答复:一个说,要脚踏实地,不要让人觉得眼高手低。一个说,觉得想法不错,很受启发。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回馈。相信很多人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我问自己:这样看似大胆的想法究竟该归类为眼高手低还是弯道超车?怎样让自己的眼高手低顺利过度到弯道超车?
什么是眼高手低
根据成语词典的解释:眼高手低:眼力过高,手法过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出自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低,鲜能入彀。”
不眼高手低是怎样的
眼高手低的反面是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我试着想了下以下情形:比如,就媒体行业现在的基本分工,就是记者采访好稿子,编辑做好节目编排,主持人完成好播出,技术做好播出保证。
大家各司其职,完成一个频道的运作。岗位之外的事情,不看、不想、不了解、不关注。现在,集团内部多数人恰恰正在这么做。
但是,这样做真的可行么?如果在一个缺少变化的、对自己有利的环境里是没问题的。大家按部就班。但现实是恰恰相反,媒介环境越来越多元、复杂,整个频道的渠道优势正在瓦解,市场优势面临调整。
本职工作和新的需求间存在差距。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有追求的个人势必不能只是着眼于既定的本职工作。
而会向外看,向远看,跳出自己的固定岗位去学习如何解决集团整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方案。
梳理清楚后,我认为,现在的眼高手低没有问题。类似的情况出现在很多行业中,这是变革时代的思维快于行动,并且将反哺行动。
比如,门口的餐馆小哥喜欢上网,研究起了网上送外卖。跟老板说,要开个淘宝店,或者要进驻糯米美团。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是不是眼高手低?
再比如,一家房产公司之前的广告多半投向电视和户外广告,今年广告投放部给出方案:要一半的广告投向微博大V和直播平台,并且在房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要实现20%的盈利,是不是眼高手低?
有些行为为什么会被认为是眼高手低?
原因很简单,现有的人员和岗位设置出发,这个目标看起来难以达到。
但是,是不是真的就达不到呢?接下来,我要说眼高手低和弯道超车的关系。
处在一个周围人觉得你眼高手低的环境,如果不是自己对自己评价失当(这个文章不考虑),那就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出现了。
还是拿我熟悉的媒体行业距离。
我的报告中,给出的年度方案是,从传统的做节目向节目+渠道+流量的模式转变。
这个对于传统的内容供应商觉得不能接受,却是现在的一个趋势。今天的广电独家发布了一篇文章:“2016年9月10日,合一集团(优酷土豆)召开第二届互联网文化娱乐开放生态大会。会上,优酷土豆、新浪微博、UC/UC头条宣布成立视频文娱大联盟。大联盟将通过内容+发行+变现解决好内容产业的问题,并提升用户的内容体验。”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洞悉趋势+有效行动=弯道超车。
如何从眼高手低到弯道超车?
关键在于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创意执行能力。
比如,做渠道,需要做多渠道的联合。可能是一家电台+一家视频网站+一个直播平台+一个电商机构+一个微博大V矩阵。这样的设想如何实现,在什么样的程度实现就考量一个个人或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
简单的,比如说视频合作网站是找优酷土豆、爱奇艺还是腾讯,或者是省级的IPTV,当地电信、移动等运营商?
电台合作是省级还是市县级,是收听率领先的交通、新闻还是收听率末尾的
局能攒多大,合作成功的机会就有多大。湖南卫视的台长在不久前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比如,创意执行。以现在常见的真人秀节目为例,真人秀人员选择是否恰当、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否有很好的设定,真人秀的活动范围是否有特色,成本问题如何控制?以及常见的政策风险,比如,现在如果你正在制作一档亲子类节目,而且已经进程过半,就只能扼腕自伤了……
而我已经在实践中,在现有平台外,积累了这种能力和资源。
比如,渠道方向:虽然我做的一直不被认为是集团的主业,但是通过一年多时间的积累,我和集团内部的一个APP,一个IPTV,集团外水滴直播、花椒直播、封面新闻建立了合作关系。创意执行方面:我通过学习,优化自己的圈子,找到了能够提供资金支持的人脉,并且时刻关注相关的政策,在创意设计之初就避开了可能的政策地雷。
共勉。职场从来需要披荆斩棘,没有被动让路,希望我们都能在职场上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