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刚日更了没两天,就请长假?
目标:正式请假,阐述我的观点,希望能对读者有启发;刻意练习:文章=问题+回答
目标读者:和我一样有时间冲突的人
这几天我没有更文,但也没有闲着,每天都忙工作的事到一两点才睡。并且,这个忙碌的状态,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所以,我准备请一个长假。
为什么我会选择请假,而不是保持更新?
(1)为了日更而日更没有意义
我在前文里有说过,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保持日更的天数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量与刻意练习量。
以我过往的经验来看,在加班的日子,我写的文章都水得不行,自己都看不下去的那种。这种对自己成长没多大好处,且伤害读者的事情,不做也罢。不如拿这个时间,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
(2)有比日更优先级更高的事情要做
我原本天真地以为,有过日更经验的我,只用每天抽30分钟出来做一做刻意练习,就可以了。
但事实证明我想简单了,30分钟根本就不够我写完一篇文章,脱离文章本身来练习好像也有点困难。
从我恢复日更这几天来看,我每天的业余时间又只够写文章了,其他的事情都做不了了。
为了解决这个冲突的问题,我只好做一下优先级的排序了。
有一些有明确结束时间节点的阶段性任务,可以放在前面。
比如:根源老师的沟通课、我自己的python进阶课制作(这个饼画了一年了,再不出来,我就要变成饼被吃掉了)
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从最功利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在副业还没有成气候的时候,本职工作才是目前养活自己的根本。
而且,从实现难度上来说,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做好本职工作来提高收入,也比再另外开发一条副业来赚钱的难度要小很多。
拿我自己来说,我要是能干好的话,涨一次工资,一个月能多收入几千块。
但是,从我开始准备倒腾副业,到现在也一年多了,加到一起的收入还没有一个月涨的工资多(当然这涉及到一个复利效应的问题,我的成长可能还没有到达复利的拐点)。
说到成长,把本职工作做好,本身也意味着能力的成长。不是只有在外面报课、看书、写作才能成长。
工作是一个天然的学以致用场景,从根本上杜绝了纸上谈兵的问题,所以,如果认真对待它的话,成长的效率是会很高的。
我接下来的忙碌也来自于工作上的新挑战,要负责公司核心业务模块的架构与开发。我相信,如果我搞定了这个,自己肯定会成长很多。所以,干它!迎接更加值钱的自己~
(3)可以“日写”,但不“日更”
写作的场景其实有很多,只不过有些不太适合当作文章公开发表。
比如,我上面提到的,课程里的作业,备课,都是写作。工作中写作的场景也不少,文档、工作汇报、通知、提建议……
我在想通这些之后,特意去请教了明白老师,避免自己想岔,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所以请大佬给我指点指点。
老师说我的思路没有问题,并提醒我做好时间与情绪的复盘。
有了老师的肯定,我底气更足了。
同时,每日复盘也是写作。
所以,我完全可以做到“日写”,但不“日更”。
关于暂停日更这件事就说这么多吧。总而言之,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给自己要做的事情列个优先级,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行动了。
字数:1085
耗时:1小时23分
参考文献:
[1] 明白.《写作变现的3种模式,90%人都理解错了》:多元思维Hack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