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刷视频又看到“顿感力”这个词,这次仔细看了看解释,又有了一番新的理解。一般来说,提到“迟钝”这个词,人们头脑中联想到的都不是好事。如果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反应迟钝,我们一定会火冒三丈,因为在我们看来,有关顿感这一类的词,都带有明显的贬义和否定的成分。但如果我们把这个词的理解范围扩大一些,引申至不敏感、不娇气、不脆弱这一层面,你会发现反应迟钝在人们心中的印象瞬间发生了变化。顿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作者的解释,“顿感力“可直接翻译成”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顿感力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顿感和敏感是一对反义词,敏感的人通常共情能力很强,且拥有过度的责任心,很容易把别人的痛苦归咎在自己身上,无形中就造成了对自己的伤害。所以敏感的人需要一些顿感来平衡,也只有在顿感的保护下,敏感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我们时常感到焦虑、不安,而顿感力则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负面情绪的能力。顿感力,即一种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力,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我们的情感智慧。那么,如何培养顿感力呢?
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生活,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保持好奇心,是培养顿感力的基础。我们应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无论是路边的风景、亲人的笑容,还是工作中的小成就。当我们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好奇心时,我们就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从而提升我们的顿感力。其次,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是培养顿感力的关键技能。我们需要耐心地倾听他人的故事,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打断对方,而是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和想法。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提升我们的共情能力,从而增强顿感力。最后,还要学会反思,自我反思是培养顿感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定期回顾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思考自己在这些行为和情绪背后的真实感受和需求。通过自我反思,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提升我们的自我认知和情感智慧,从而增强顿感力。
顿感力不是一种迟钝,不敏锐的表现,更多的是我们面对生活和工作时的一种坦然自若的心态。当拥有了这种能力,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我们的情感智慧,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