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号收到黄老师的通知,作为新老师要准备一节全校级别的亮相公开课。于是便开始确定上课时间、上课主题,已经进入复习阶段,这公开课的主题还真不好选择。根据班里多数孩子不会写小练笔的情况,当时心里更偏重于进行小练笔专场,或者某个知识点儿的专项练习,经过和办公室同事们商讨最终都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了自己的短板——习作。
决定在正式上课前,按照理思路、找灵感、找问题,试讲三次。接下来就开始备课,我依然不擅长用电脑进行电子教案的书写,那就还是最原始的手写吧。写写改改,改改写写,终于理清思路,做好幻灯,该试讲了,没想到反应非常糟糕,听完评论不知道该怎么讲了,更没有信心继续进行接下来的试讲。
一时陷入困境,思路不明晰,找不到抓手。眼看时间越来越近,思路、幻灯都进行了更改、删减,跳过第二次试讲,硬着头皮进行计划中的第三次试讲,其实是第二次。这次反应依然不敬人意,听完两位领导给出的建议,仅仅是对某一个环节更明晰了,整个思路依然不明朗。
再次陷入僵局,第二天就该公开讲了,心里急脑子里却没有办法。眼看着晚自习都要上课了,在组长樊靖老师的帮助下,从板书入手理清了讲课的思路,并对幻灯片进行了大胆的删减,最后只留了5张。
俗话说:“丑媳妇儿终要见公婆”,亮相课时间到了。见领导们都来了,课刚开始的时候比较紧张,讲着讲着就放松些了,整节课孩子们的配合比预期的效果好。
通过这节课我也更明晰了自己接下来在教学上要改进的地方:1、提高课堂效率,不浪费一分钟;2、课堂语言要简洁明了;3、导入语、过渡语要唯美而具有引导性。4、就这节课的设计而言,短视频环节,如果能停停讲讲,分析引导后再继续,就好了。
一节公开亮相课,过程虽然很煎熬,最后自己能从中得到反思,知道接下来要在哪方面下功夫,也是值得的。
再有公开课,我还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