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758天,2024.12.12
先分享一段对话(摘自《行动孕育希望》一书)
奈徳(咨询师):苏珊,在那些奇迹发生之后,你会注意到什么(不同了)?
苏珊(来访者):最主要的事情是我的父母能够给我承诺去允许我ZS。
奈德:(深深地吸了口气)那么,怎么样能够使你更好的呢?
苏珊:(紧张的往前坐了坐)因为那时我可以知道他们真的在聆听我。
奈德:那么那样对你意味着什么不同吗?
苏珊:太多了!如果他们真的在听我的话,他们会知道我一直感觉很糟糕。他们也许能理解我,而不是只对我发脾气。
奈徳:那么……那么他们做些什么可以显示出他们真的在聆听你呢?
苏珊:我想……嗯,他们会先问我怎么样并等我说出我真正的想法,而不是告诉我那天我又做错了什么。
如果在看的您是一位家长,或妈妈或爸爸,您看到或想到了什么?
读完这段对话,脑海中浮现的是另一个案例中的一段话,咨询师在听了来访者的故事后,问来访者:“听上去,你不是不能去上学,也不是不想去上学,我相信你这样做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是什么呢?”来访者非常气愤地回应:“我爸爸妈妈只在乎我的成绩,从来都不关心我这个人。把我的成绩当成他们炫耀的资本。(记不太清了,大概意思是这样)”还想到一个视频,主持人问孩子,你对父母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孩子说尊重、平等、民主。孩子话一落,妈妈迫不及待地说,我们怎么不尊重你,家里不民主了?每次不都征求你意见了吗?孩子接着说,你那叫尊重和民主。每次如果我不听你的、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你就解决不同意,最后不都是你说了算吗?此刻妈妈哑口无言。从这三则故事可以看到,青少年要的并不多,也不过分,父母如果那个真正做到尊重、平等、民主,那么孩子不去上学、对抗父母、甚至走向极端的比例要小很多吧。就如一开始的对话,苏珊需要的是被倾听、被理解、想法被尊重,而不是说教、指责与批评。如果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够被父母以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到,或许就会少很多“问题”少年。如果孩子在学校被欺凌、被老师批评、自己苦恼学习成绩提不上去等,回到家又被父母否定、打压、批评、指责,甚至羞辱,那么孩子还要怎么活呢?所以,青少年要的就是父母把他们当个人看,关心他们,能聆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能把他们的建议当回事,同时能理解他们的困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