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的人生
--有感《不被定义的人生》
2024.2.17(初八)
大年初一,抵达深圳的第一个晚上9:00,我在酒店和书友分享这一本书。此时此刻,我深感幸福和幸运,妻子儿子就在旁边,书友们在线上,家人、书友和这本书,都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信心和勇气。
如果需要介绍此书,三个词语:专业、有趣、适用。
为何专业?作者刘亮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部访问学者、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中心主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为何有趣?一是书有趣,文字与漫画的结合,让人一目了然,忍俊不禁;二是作者有趣,刘亮博士在其导师心目中,是最好玩、最有趣的一个人,出门诊、搞科研、做咨询、写自媒体文章、发短视频、玩游戏、看漫画、读历史书、做运动、关注娱乐八卦,“吃喝玩乐学”五样俱全,如此有趣的人,写有趣的书,温暖更多需要的朋友。
为何适用?此书分为三大部分:自在离家、不被原生家庭定义;经营亲密关系、不被爱情定义;父母也有多重角色、不被养儿育女定义。分别涉及“成年离家、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家、养育下一代”三大主题,这既是我们很多人需要经历的角色,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痛点难点。
从书名来理解,什么是被定义的人生?什么是不被定义的人生?
被定义:你就是那个标签,那个标签就是你,你是一种被动的状态、按部就班的状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你的日子一年就可以看到头,或者从你父母、长辈、同事的身上,你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20年30年之后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你自己不知不觉养成了习得性无助,无自主权、被动、弱小、自卑……你不知不觉又把这样的能量传递给你的家人你的同事你的朋友……想一想,毛骨悚然。
不被定义:你不在意社会和外界给你的标签,你更珍惜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呼喊,你积极主动,把命运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不管你多大年龄,你始终是一个好奇的孩子,你好奇地去探究这个世界,你渴望学习、渴望改变、渴望明天,虽然明天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你不畏惧,因为你在乎的是行动、经历和出发,只要出发,就有到达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养成了习得性乐观,积极主动、尊重、欣赏、鼓励、力量、信心、强大……你生机蓬勃的能量感染和影响了你的家人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是一道光,大家追光而行。
每读一次这本书,都有新的收获,于我而言,以下五个方面还需要多练习、多实践、多运用、多成长。
一是为安全型蓄电池充电(为情感账户储蓄)。有安全感的孩子,会产生三种确定感:我是值得被爱的、他人是值得信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靠的。那么,在孩子感到孤单害怕伤心痛苦……的时候,给予及时、恰当的回应,给予无条件的爱、欣赏和鼓励,就是在充电和储蓄。今年春晚小品《开不了口》中的那位爸爸,本来想当面夸孩子,话一出口却变成了挑剔、指责和批评,让人哭笑不得笑中有泪。
二是如何培养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书中讲了“五好父母”:及时察觉孩子的需要、比较准确地理解孩子的心情、及时给予孩子回应、给予孩子恰当的回应、自身的情绪稳定。从我自己近几年陪伴孩子成长的经历来看,最后一点“做到自身情绪稳定”最有挑战性,也曾经多次让我崩溃和失态。怎么做到自身情绪稳定呢?我觉得,第一要爱孩子;第二要理解孩子每一阶段的成长规律,孩子就是一个孩子,而不是成年人,不要拿成年人的标准去苛求孩子;第三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去放大孩子的优点,去欣赏去鼓励去放手,让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
三是找回安全感。书中讲的三个方法,一是提高自我觉察和情绪管理能力,二是寻找替代性依恋对象,三是培育优势(书中表述为‘资源武装’)。
提高自我觉察和情绪管理中的“五步呼吸思考法”非常重要,值得多多练习。第一步觉察和提醒自己,比如“我现在心跳加快,感到被挑衅了……”;第二步动实“10-10-10”方法,做十次深呼吸,想一想:10个小时、10个月、10年之后……;第三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现在的身体感觉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什么事让我有这种感觉?为什么?我以前有这种感觉吗?当时是什么情况?那时候我用什么方法来处理的?第四步继续问自己:现在的情况现在的我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哪里不一样?第五步想一想:现在的我,还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可以运用?
我把“五步呼吸思考法”打印出来,贴在家和办公室,提醒自己多练习。
“培育优势”这个方法,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至关重要,因为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出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这些能力和优势,就是我们和社会互动的装备。我们可以试着去列自己的优势清单,我试了一下:1积极上进2心地善良3诚信可靠4热爱阅读5倾听他人6善于鼓励7敢于挑战自己8经常反省9敢于认错10写作不错11主动向优秀者靠拢12不抱怨13喜欢运动14不挑饮食15有自己的主见16谨慎乐观…
四是有价值的浪费。在亲密关系的五种角色中(角色一父母,角色二发展伙伴,角色三心理咨询师,角色四好朋友,角色五身体伴侣)之角色四好朋友中,亲人之间在一起的许多时间,就该用来进行有价值的浪费,比如散步、聊天……成为好闺蜜好兄弟好朋友。反省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到位,之前甚至有“聊天散步是在浪费时间”的愚蠢想法。昨天,与友君聊天,也聊到在和孩子的交流中,父母也可以分享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听孩子的建议,既增进了感情,又让孩子感受到被信任被尊重,有时孩子还真能给出非常好的建议。
五是不被养儿育女所定义。有了孩子之后,我们需要照顾孩子、陪伴孩子、养育孩子,但角色千万不要搞混淆,父母就是父母,父母不是老师、不是教育家,父母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今天早上,走路听书的时候,听到大概这个意思“现在有的父母,把自己的角色搞成了教育家和老师,如果孩子整天面对的是老师,想想有多么恐怖”,这句话让我一激灵,我之前不就是这样的吗?把自已搞成了教育专家,想想真可怕。记住:家,是港湾,是回来休息放松充电的地方。
在书的封面上,有一副抽象的线条图,一个人一边走一边用手中的笔在画画。他会画出什么呢?有很多个可能……
在书的扉页上,有这么一句话“让爱情和亲情成为温暖的牵挂,而非沉重的羁绊。活出不被定义的人生-为自我改变而写的图文书”。
2024年,我的自我改变:深度参与“一年讲书12本”、3月份参加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线上培训、学习英语、练习尤克里里、运动(走路上班、游泳)。去行动,去改变,去拥抱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