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会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时候,谈看法,谈意见,老板老有一句话叫谈建设性意见,别人云亦云,什么叫建设性意见?你们如何理解建设性意见?如何谈出建设性意见?
网上有一个简单回答一针见血:建设性意见,在《华新字典》中定义为:可以让大家都没意见的意见。
所以意见只分两种:A是建设性意见;B是吐槽。A:B,比例大概是1:100。
下面给大家三个方法:
1、�使用三明治反馈法
三明治反馈法是提出反馈的流行做法。 主持人和在公司环境下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三明治反馈法是这样使用的-把反馈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开始阶段先提出表扬-说出存在问题(令你喜欢的一面)。 然后,提出批评意见(即你不喜欢的地方)。最后, 把意见总结起来,重复一遍正面的评价。
把这个方法比作三明治是因为你把批评意见夹在开篇和结束语之间, 就像一个肉饼被夹在两块小圆面包中间一样。
三明治法比较有效,因为用正面的评价开头,就可以令接收者知道, 你是站在他/她这一边的,你不是要攻击他/她。 并且, 你还表达了你对接收者所作的正确方面的认可,而不是只谈论需要改进的部分,那样会显得不够敏感并且粗鲁,尤其是当你们双方没有建立起和谐的密切关系时。使用三明治法,可以使得听者对你所说的更容易接受。
在分享你不喜欢的方面或者是你觉得应该改进的地方之后, 最好是把积极的回馈再总结一下, 这样可以给接收者留下一个好的感觉,而不是最终停留在酸酸的滋味里。
2.对事不对人
当提出批评时, 要关注具体情况, 而不是某个人。
建议:
首先,把个人和状况分离开来。 这种分离是很关键的。 把一个人与他/她的行为/行动/状况/问题分开。
对问题作出评论,而不是对人。 例如,’衣服脏了’ 而不是‘你真脏’, ‘报告迟了’ 而不是‘你晚了’。‘食物很腻’ 而不是‘你的厨艺太差’
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诸如“我真受够你了,对你感到恶心’或者‘你真蠢/真负面/真懒/没条理/‘ 都带有指责的意味。
不要使用主动语态, 而要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例子:你做了个差劲的演示。‘ 相对于’那个你做的演示不好‘,注意在这里被动语态把注意力转移从个人转移到主要问题上。
告诉对方问题对你的影响。 与其不停抱怨,不如与对方分享这些问题是如何影响你的。 这样可以把焦点从对方转移到你自己身上,给对方一个机会退一步审视整体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使得对方更了解你的立场。
3.给出具体的意见
在程序员里面流传一句话: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 Linus
Torvalds
Code就是建设性意见。报Bug不算,给Patch才是。
如何令你的意见具体且可行:
客观而不是主观。把你的意见分成几个点。不要一下子给一堆意见,而是把它们分成各种关键点, 然后一点一点地提出来。
对于每一点,给出具体例子。 在前面所说的具体意见中,那些实例可以说明这个人的行为是需要改进的? 把它们指出来。不需要把每一个问题都列出来,只要列出一两个就够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引起对方对可能遗忘掉部分的注意。举例说明的的观点。
不知道大家能否去积极的应用和理解。最后用一个例子结束:最好的建设性意见就像GPS,在你走错路线了,会再次为你规划路线,并且不急不躁的不断的提醒你,前方50米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