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了两个多星期,终于在家人朋友的开导和自己的努力调整下,恢复了些许动力。
相信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时不时的出现这样的阶段:
莫名的失去斗志,失去希望,失去一切生活的动力,无所事事又或碌碌无为,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眼下做了的事对自己存在什么意义。
这种失落和茫然,对于这个时代这个年纪的我们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身边大多数的同龄人都曾体验过这种难熬的滋味。挺过来后的我们有没有尝试过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
很多人都不以为然,无论是父母,长辈,甚至是经历过的本人。用我妈的话来说“青春期的烦恼而已,不用想得太多,等你长大了就好了。”长大了,青春的烦恼就都会烟消云散?三年前的我可能会相信,同样一句话,妈妈从高三讲到大三。那时的我,全世界只有学习、高考和模拟题,自然是深信不疑,但是当我背上行囊,满腔热血的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自以为“长大”后,人生的烦恼却不减反增。
你们可能会说,十几岁屁大点娃娃谈什么人生。我对自己也很吃惊,假如人的一生可以活到八十,那我连四分之一的人生路都还没走过,在这里老气横秋的谈人生是有多么可笑?
所以,不做作,不装嫩,这些文字仅仅献给和我一样处在二十几岁的风华正茂年纪的奋斗青年。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样的记忆。从初中开始,班主任每周都会给大家布置一篇周记,记录你这一周的心情,收获,想说的话之类,到了高中更甚,频繁到每天一篇。每次听到身旁同学的叹息声,我都心里偷着乐,这个“机会”我等了整整漫长的七天,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和老师倾诉我心里的小秘密。我从办公室搬来所有周记本,快速分发给大家后,立马回到座位,拿出一本书盖着自己写的周记内容,然后全神贯注的阅读老师留下的红色批语,另一边还要抽出三分神,“提防”着有没有人在故意偷看。每周一次的“惊心动魄”,记录着每个人的成长。
初中阶段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快车道,我从关注周围环境到关注自我。身体和心理的飞速萌芽生长,环境的剧变,通通让我喘不过气。那段时间,我从爷爷奶奶眼里的乖乖女,变成了一个狂躁的“小疯子”,动不动发脾气,犟嘴吵架那是家常便饭,为此我挨了老人不少打,但依旧好了伤疤忘了痛,依旧“死性不改”。回想起之前的我,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爸爸在外地上班),日子虽清苦却是温暖有爱,家里不需要父母两个“多余”的角色就足够让我每天能无忧无虑的快乐。后妈在我即将上初中时进的门,不久之后妹妹出生了,自此一家人的注意力全都倾注在了这两个新成员上。对那时的我来说,家里不过是来了两个陌生人,突然加入和我们一起生活,但是对爷爷奶奶还有爸爸来说意义非凡。因此,我失去了一切。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早已习以为常,但没有可以依赖的两位老人,对于我来说是致命的。那个被称为“青春期”的几年,是我人生中最痛苦而不愿回忆起的黑暗。
好在高中,我亲妈在我快要和后母妹妹引发一场“战役”之前,把我接到了身边抚养。初中那段抑郁时光,在新的学校、老师、同学面前真的烟消云散了。
也许是初中“耗能”过度,又也许是我大了几岁,高中的我不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回归了我安静的本性,一心一意的学习,入学考试就考了年纪第三,拿了千元奖学金,久违的荣誉与肯定,上台领奖的一刹那真的很想哭。
每一段难受的日子,在走得时候真的觉得一秒钟都过不去了。我最抑郁的时候无数次想过从家里六楼的窗台一跃而下,但是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猛烈的怒吼,控诉着自己的不甘心。凭什么?我才十几岁,真正的人生还没开始,这世界上那么多地方,那么多人,那么多好玩的好吃的我一样都没体验过,现在死了你甘心吗?
就凭着自己这股倔强,我平安无事的活到了21。咬咬牙就过了,生活中真的很多事时候都需要这一个简单的道理。
同样都是学生,现在我的心境和六七年前的可是完全不一样。
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我打了两份工,白天在手机店销售手机,晚上在南湖广场做滑冰教练。起早贪黑辛勤工作了一个多月后,拿着近两千的工资和长辈奖励的资金,凑够了去广西旅游的路费,我将旅游路线和大致开销只在QQ空间里“张贴”了不到一天,就有五六个同学纷纷报名参加这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其中有个女生还带上了她的两个弟弟,可真是对我无比信任啊!
后来如愿以偿考上一本来到省会读书,我感觉可以主宰的人生,自由的生活触手可及!
图样图森破。
大学期间,是我迎来的第二个快车道,看似风平浪静,却历经了从小孩到成人的蜕变。
从懵懂无知,自以为可以随心所欲的“孙行者”,到终于在这半学校半社会的特殊过度区里,尝遍了曾经“遥不可及”的成人世界的烦恼与艰辛。大一疯狂的释放高中囤积的压力,各种疯玩,各种野,学着化妆,穿衣。大二参加大型国际赛事的志愿者时,邂逅了第一个让我心动,可以称之为“爱”的男人,相识,热恋,阻碍,分手,大九岁的爱情结果是伤痕累累,电影里的各种狗血情节都在我们这段感情里发生了。现在,转眼,我就大三了,下半年,马上迎来求职季。
有的人只记得过去发生的开心或是不开心的回忆,而我,却像是一台摄像机,无论好的坏的,眼泪或笑容,统统照单全收,历历在目。如果让我将前十多年的回忆写成一本书,那我估计比《暮光之城》全集薄一点吧,毕竟我写完的日记本已经是厚厚一摞了。
二十几岁的我们,没有一个不矛盾,不纠结。我们一方面既想永远待在纯洁的象牙塔里“与世隔绝”,依偎在父母的荫蔽下护得周全,害怕外界的冲击,害怕真实的世界将我们的梦想无情的粉碎,害怕进入社会后,我们才发现,除了年轻,我们竟一无所有;另一方面我们又迫切的想要逃出老师和家长的束缚,逃出学校和原生家庭的“牢笼”,一切听由自己的心声,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绽放真我,早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二十几岁的我们,没有一个不迷茫,不烦恼。从小到大,早已习惯了老师长辈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前车之鉴”的经验之谈。“你应该这样做,我是过来人……”;“你要是这样做了,后果是……到时候可别让我帮你处理。”软硬皆施,“威逼利诱”,上一辈总想避免我们走弯路,摔跟头,特别是不想我们走一条他们看不到尽头,但我们充满希望的路。有人选择听从,每天按部就班的根据父母的安排,百无聊赖的过着;有人选择忤逆,我的人生听我的,哪怕是撞了南墙头破血流,也依旧不折不挠。
二十几岁的我们,是一生中最该书生意气,最该努力奋斗的年纪。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可以尝试,更要敢于尝试,不犹豫,不后悔,不怕输。还有时间,你急什么,失败了又有什么,谁没有过暂时的失意?
不论你选择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路在脚下,你要前行。有一句对我来说很有启迪作用: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你选一个,然后把这个选择变成正确的。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