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消息(记者 冯兵田 廖洪涛)近日,市民严先生向本报反映:其妻子聂女士于2015年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娄底分公司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2年过去了,他和妻子既未见到合同与发票,每年的2937元保险费却自动从银行存折里自动扣除。
(小标题)聂某某:未见合同未签字,扣款已成功?
家住涟源市渡头塘杨柳村的严先生与涟源市斗笠山镇的聂女士在各自丧偶后,于10年前搭伙过日子。
随着交往的深入,二人感情逐渐升华,严先生并将聂女士的存折作为自己的工资卡。今年6月份,两人正式扯了结婚证,组合成了新家庭。
2015年严先生在娄底当保安,聂女士随丈夫来娄底。一日,聂女士在街上偶遇了前夫村里的范某某(化名),范某某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娄底分公司推销人寿保险。二人当即闲聊起来。范某某热情地向聂某推销起人寿保险。听闻这保险可以在生病后享受一定的报销,于是同意购买,二人并当即去银行办理了相关手续。
2个月后,严先生发现存折上的钱不对数,聂女士表示买了保险。严先生随即问她合同和发票在哪?聂女士表示没有看见合同和发票,严先生当即质疑道:没有合同和发票就缴了钱,不会是骗子吧?
2016年5月份,保险缴费到期,聂女士的存折上自动扣款了2930元钱。严先生再次得知存折上又被扣了近3000元保险费后,而聂女士又没见合同和发票后,再次大发雷霆,并要求把剩余的钱从折子上取出来,避免再次被扣款。
(小标题)业务员避而不见,
2017年5月份,由于聂女士存折上已无钱克扣。范某某通过他人联系到了聂女士,要求聂女士继续缴纳保险费用。严先生得知后,当即在电话中与范某某争吵起来,并要求看合同与发票。
7月5日,严先生与聂女士来到娄底,找到了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娄底支行。范某某表示自己在三楼开会,但当严先生赶到三楼时,却不见人,却被其同事告知范某在长沙学习。
严先生随即被工作人员带到了一男经理办公室,得知严先生来意后,该经理只表示:自己仅仅是个打工的,这事没办法。
严先生一怒之下,打了本报新闻热线电话。
(小标题)保险公司:合同有签字,放在了其儿子家
7月7日,记者随同严先生夫妻俩来到了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娄底支行。针对严先生夫妻二人所存在的疑问:未签合同未见合同未见发票,业务员拒不见面,公司态度不在
支行谢经理得知我们的来以后,从电脑上调出了聂女士购买保险的合同并打印出来。
在这份复印件上,记者看到了聂女士的亲笔签名,在经过和聂女士当场写下的名字做笔迹对比后,严先生也表示这签名像极了聂女士的字迹。
针对聂女士表示没有见过这合同,没有在类似纸张上签过字。谢经理表示,太平洋保险公司最早在2012年开始使用电子合同,购买者只需在平板电脑签名即可。范某某当时应该是在平板电脑上让聂女士签的名!
至于聂女士没有见过合同和发票,谢经理电话询问了范某某后,告诉记者,合同和发票在聂女士与前夫生的儿子家中!
至于业务员避而不见,是因为范某某由于摔伤最近在住院!前段时间确实去了长沙学习,同事可能并不清楚她现在在住院这事!
(小标题)真相:家里一贫如洗,无力购买
7日下午,记者赶赴涟源市渡头塘镇杨柳村严先生家中,再次见到了严先生夫妻俩。严先生家是一栋仅有一层,连外墙瓷砖都没有的红砖屋,家中除了基本的生活电器,没有一件值钱的物什。家中还有妻子的两个外孙需要他们帮忙照顾!
在严先生的家门口,记者看见严先生被列入了精准扶贫帮扶对象的告示牌!
严先生告诉记者,聂女士因为骨质增生比较严重,最近两年无法工作,全家都是靠自己在外当保安,每个月2000多元在过日子。妻子那边有一仔一女,自己也有一个儿子。去年妻子的儿子要做生意,向他们要了一万块钱,女儿要出去打工,两个小孩也丢给他们看扶,目前家里可以说是处处捉襟见肘。
妻子买的保险,他也听说了,只是没见过合同和发票,很生气,再加上得知她身故后的受益人是她与前夫的儿子,他更加不满了。用自己的辛苦钱给聂女士买保险,他能接受,毕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但令他唯一不能忍受的是聂女士身故后的受益人是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那个"儿子"。
再加上自己出钱给对方儿子做生意,又照顾对方女儿的两个小孩,他觉得自己只有这个经济能力和这么大的义务!让自己再花三万块来买保险,和自己毫无让她儿子来
编者评论:保险公司业务员虽然没有违法违规,但却不管不顾购买者的经济基础,不问家庭人物关系背景,盲目追求购买量,看似成功,却在暗中助长了社会和家庭不稳定与不和谐因子!
如果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够更人性化,更细节话,那么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