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年 归来仍是少年
母亲从清秀、白皙的大家闺秀,现已然是一副蓬头垢面、皮肤略黑的中年妇女。父亲那双明亮有神的浓眉大眼也会时而略显沧桑。
那个儿时嚷嚷着长大的孩童已长大成人,可却再也笑不出儿时的肆无忌惮, 多了几份沉稳与严肃,眼睛时而明亮,时而闪忽,他好似不喜欢这次长大,还是在思考着什么呢?
他在高考之后留下了每门主书,像那种随堂练习,或是五年模拟三年高考等等,他只也仅瞟了一眼,统统装进了大号麻袋。而不是各门主书,看了之后若有所思装进了另外一只着急回家的袋子。
在此后他开始缥缈了,明明看得着东西南北,却一直像个瞎子般四处摸索,直到他的父亲让安排他去报名驾校,好像又知道了自己需要干什么般,可奈何他第一次真正的开始接触社会,他的父亲看不下了,指点了一二并在次零花钱里多给了许多,少年自然知道其深意,可少年终究是少年,挨不住那天天的谩骂,并没有按照父亲所说,而是一意孤行!
在那些日子里,他不敢直视父亲深邃的眼睛
夏风掠过了指尖,也带来了秋意
新学校上了一段课后,他依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变得更加的迷茫了。也不敢去想象未来-------我猜他大抵是没有资本和底气吧。在一次学校面试后他从第一个进去到最后一个出来,在等待的过程他在脑海里面排练了好几遍,甚至回答都出现了许多个版本,“好像还有一个”打破了那份安静,少年自信满满走进,自信满满走出。晚上十点兴冲冲打开通知群里的文档,认真的反复看过每个人的名字,没有他名字。他好像心灰意冷了,好似上天也在嘲笑他一般,他又自嘲了了会,随性的耍去了。
他就像真的把梦想装进了大号麻袋,一同卖掉了,只为了饱餐一顿。那是他父亲的血汗钱。
他开始随性了,不上课的时候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但他还是有记得底线的:没有旷过什么课,也就一次无故请假,也没去网络贷。可他还是一蹶不振的样子,看起来真槽心。
宋朝诗人陈著《续侄溥赏酴醾劝酒二首》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多么通俗,浅显的道理。他也明白,他也知道种瓜得瓜的道理,你们说他何时才会提笔疾书呢。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