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丰县10岁的小女孩喝农药自杀,遗书说”不用天天挨骂、挨打“。又一起因为打骂教育引起的悲剧。
古代的时候,子女生杀大权掌握在父母手中,父母对子女的打骂是天经地义。“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无数人信奉的教条。红楼梦中,贾政对贾宝玉,实行的就是棍棒教育。今天,教育理念已经进步了,打骂教育已经被理论上唾弃了,但是还是有许多父母觉得打一打没什么。
教育小孩子,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了。只有具有极强耐心的人,才能非常细致地教育自己的子女。一旦耐心缺乏,就会倾向于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棘手的问题。如果打两下就能对小孩形成威吓,打两下就能达到父母的目的,那为什么不呢?很多父母,就是这样的想法。一旦这种手段真的有效,就会形成路径依赖。
但是,恶之花只会结成恶之果。如果想要美好的结果,绝不能使用丑恶的手段。棍棒底下即使出了所谓的孝子,这种孝子也只能是唯唯诺诺的孝子,绝不可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况且,大多数情况下,棍棒底下造就的,是对父母的怨愤和仇恨。心灵的伤害一旦形成,终生也难以忘怀。
暴力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事物。在暴力下面长大的孩子,更加具有暴力的倾向。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小孩,将来也最有可能继续使用棍棒教育。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前些日子,上海托儿所虐待幼儿,引起了全社会的公愤。所有人都在声讨,托儿所工作人员,怎么可以那么残忍地打小孩。托儿所的工作人员打小孩,自然应该极力声讨,决不可轻易原谅。但是平心而论,我们真的这么憎恨暴力吗?我们真的标准始终如一吗?如果是父母打小孩呢,我们还会不会如此愤怒?
很有可能,我们看到父母打小孩,我们只会轻飘飘地说,这是人家家务事。是的,我们大多数人就是这样双重标准。别人打小孩那就是残忍,自己打小孩那就是家务事,可以原谅。
不,不是这样的!小孩并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小孩是属于自己的独立存在。他们脆弱,他们无助,他们需要保护,他们不应该遭受任何暴力。不管是谁,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打小孩的行为都不可原谅。只有弱懦的人才会将暴力对准更加弱小的人。任何打小孩的人,都是懦夫。
我们的全社会,需要慢慢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任何针对弱小的暴力都是可耻的,都是需要大声谴责的。家庭暴力,是社会的毒瘤,毒害了无数人的心灵。
可怜的小女孩,在写下遗书的那一刻,该是多么地恐惧和无助,在喝下农药的那一刻,该是多么地恐惧和无助。逝者已矣,我们已经不可能挽回小女孩了。我们只愿天堂里面没有打骂,我们只愿她再也不用面对恐惧与无助。
我将来可能也会有小孩,如果有一天我举起了暴力的双手,我希望自己想起上面写的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