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到小M打来的电话,她听上去忧心忡忡,心神不定。细问才知,是对工作环境不满意,觉得公司体制不完善,没有良好的育人、用人体系。“呆在这里感觉要窒息了,觉得根本不会有成长,时间久了注定会变成一个loser,浪费青春。”小M嘟囔道。
“你看希酱,毕业就进大外企。平台好,同事给力,感觉她每天忙的风生水起。哎,同时就业的人呆在不同的公司,差距也太大了。人家公司的那个环境就是适宜个人成长。再看看我这个……两三年后还怎么在一起PK?!”
电话那边的小M喋喋不休地抱怨着自己工作环境差,同事不够优秀。我除了说一些无力的安慰,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缓解她的情绪。
挂了电话,关掉小M的喋喋不休,我才有了空间思考。
我们总能看到这么一些人,他们出生时,家庭条件优渥,家人知书达礼;上学时,学校环境良好,同窗积极友好又优秀;工作后,公司氛围好,同事上级亲切又能干。身处这样favorable的环境里,他们的进步和成绩看上去都取得的那么自然而然,像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惜,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的人都没有那样的实力或运气。我们可能来自一般的家庭,或者上了一般的学校,或者去了一般的公司,每天要面对一些极品同事,承受公司架构不完善的不便利。身处某种程度上disfavorable的环境里,寻求进步、做出成绩似乎比那些在好环境里的人要难上好几个梯度。那么我们该怎么办?环境不好,我们就放弃成长吗?
树的种子随风播下。有些落在了肥沃的泥土里,有些落在了贫瘠的沙砾中。那些落在肥沃泥土里的种子,只要愿意基本上都可以自然而然的发芽、抽枝、茁壮。而那些落在贫瘠沙砾中的种子,要有非常强烈的愿望,以及非常坚定的毅力才能从沙砾中发芽、抽枝。
同理,身处disfavorable里的人,不仅要做出种种寻求进步的努力,还要抵抗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和消极懒惰的诱惑。要在别人堕落放弃的时候依旧憋着一口不认输不甘心的气才能继续向前走。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这不就是领导力最核心的内容——信念和意志力吗?
因此,相比良好环境,disfavorable环境下的成长可能会比较艰难,比较缓慢。但是对比两种环境下对个人不同品质和能力的训练,会发现:favorable环境里能出最好的将和相,而disfavorable 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最佳者能称王(此处仅从品质上来说,且在背景、人脉、资产等因素差异不足以成为决定性因素的条件下)。
当然啦,没有那么多人要当王,大多数的人只是希望即使身处有些糟糕的环境也能不落后于人,不断成长而已。所以,在不利环境中进步这件事说难不难。
想起大学时听到的一个例子。一个艾塞克小组去坦桑尼亚做交流,结果项目负责人不给力,整个项目水掉了。这个小组的成员没有被动接受这个结果,浪费掉出国交流锻炼的机会。他们重新发起了一个明信片义卖活动。明信片全部是他们在坦桑尼亚拍摄到的当地人生活场景以及坦桑美丽的海滩风景,募捐来的钱全部捐献给坦桑尼亚儿童助学基金会。从线上线下的互动宣传,到明信片的设计制作,再到最后慈善组织的联系与捐献全部由他们自己策划组织完成。每个参与了这个项目的人,都得到了最大的锻炼,获得了最多的成长。
所以,越是不完善的环境,越是有大量等待解决的问题,越是意味着巨大的成长空间。所以即便环境不好,你还是能够成长,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