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用蓝牙耳机,你发现一个道理:解决耳机线的缠绕问题,不是如何优化耳机线的设计,而是让它直接不存在!
遇到震撼好书,我发现一个道理:好书不直接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却把它们间接「团灭」,连根拔起!
冯友兰: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性反思。
两年前遇见《被讨厌的勇气》,感觉被击中,看见内心深处的底层逻辑。死去活来却感激。常想如果我在更年轻时遇到它该多好。
重读一遍依然震撼,写下自己的感受分享给你。
0.阿德勒的哲学
作者岸见一郎是日本学者,书的精髓来自阿德勒的哲学,与古希腊智慧一脉相承,又结合了作者的东方文化背景,表现出极强颠覆性。
(阿德勒是何许人?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另一个大家,个体心理学奠基人,著书《自卑与超越》是心理学名著。)
整本书脉络简单,两个选手在辩论pk。
选手1:某「丧」系青年,图书管理员,善于用渊博知识驳斥对手。
选手2:哲人,阿德勒信徒,迷途中获得领悟之人。
辩题:“人生很简单,谁都能获得幸福。”
观众:你,吃瓜不嫌事大,矛盾拧巴。
回到古希腊式的雄辩现场,真理越辩越明,如剥洋葱剖析烦恼的底层逻辑。
反直觉反常识,却构造出一套全新解释系统,豁然开朗,下面进入正题。
1.目的论:心理创伤不存在
阿德勒想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这挑战的是弗洛伊德乃至所有人的惯性。
我们喜欢归因,发生某事,为什么?是过去发生的什么导致?这叫“原因论”。
来试试扭转这个倾向。
因为过去发生X导致了现在的Y。而你无法穿越到过去改变已经发生过的X,所以现在只能Y。(多自洽的逻辑…)原因论容易让人陷入“人无法改变”的惯性中。
“你不可能理解我的感受。”,“我就是这样,因为童年遭受了……后来又1、2、3…于是……”
总之伤的很深,这很弗洛伊德。
阿德勒说:“错!”
一旦你陷入「做题」,就不大可能「破题」。
从过去找原因,发现自己“果然有病”,这解决了什么问题?
过去的原因并不构成充分理由,任何行为都指向未来,有它的目的。即使行为者没察觉到目的存在。
这是“目的论”的立场,不看“从哪来”,只看“要往哪去”。
原因很简单,从哪来并不决定你要往哪去。(不可否认主观意志的作用)
你无法叫醒装睡之人,因为睡不是结果,而是实现其目的的方式。
见过在餐厅被不小心洒一身咖啡,向来安静的某人突然大怒,这应激式的反应也有目的?
有!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它是为了向对方施压、强迫其解决问题所制造出来的。
你:“卧槽,这是什么谬论!”
仔细想想,怒火产生前人其实是有目的,你的潜意识会先对比双方的力量差距,对方强则逃,你强则发怒。我们常忘记自己一闪而过的目的。
站在产品界顶峰的乔布斯在内部管理上风格比较火爆。
某些专家会分析乔布斯的童年阴影,但以目的论来看,这不是充分理由。愤怒是手段而非结果。不惜动用怒火成为暴君,目的是在仅剩不多的生命里完成心中理想的产品。
从目的论出发,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在咨询中得出结论,得“广场恐惧症”或害怕出门的人,其实是为了“不出门”这个目的而亲手制造出了症状。(即便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
不出门要么是认为外面太危险,或是总想成为焦点让养护者更关心自己,一出门泯然众生没有安全感(多发于被溺爱者,以自我为中心者)。
治愈后者,必须使其直面一个课题:任何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不需要被所有人关注。
又,虽羡慕某人却料定自己无法成为他,因身高样貌、财富地位问题感到自卑不和人接触等……都有它们要实现的目的。
从过去归因让我们躲进各种“借口”,制造各种“创伤”,从而逃避一些自己终究无法回避的课题,陷入矛盾。
阿德勒把这一切根源归结为直面课题的「勇气」。
芒格说“想要获得某样东西,就让自己配得上它”,这是勇气的体现。
别去证明自己有病,因为你会成功的。看到自己随时都有选择,是解药。
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重构对自身和世界的看法,给逻辑大BUG打个补丁。
你会看到当下一些行为模式背后,被你藏起来的“目的”,以及为什么把它藏起来,而这是“自省”的开端。
揭示这个“目的”,有助你看见真正的课题。
2.自由即是被讨厌
人的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人的一切幸福也是)
你说你唯一烦恼是没钱,好,那什么是钱?
钱依然是人际关系……拿着一亿人民币独自去火星能生活吗?
骨灰级孤僻宅男饿了也得吃饭,点个外卖吧。掏出手机、打开app、外卖送货,每个操作的背后都是社会化协同网络在支撑着,你躲不开人际关系。
阿德勒总结出三大人生课题:交友、工作和爱的课题。
与此同时他主张“课题分离”,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把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这并不意味着孤立)
“可以把马带到河边,却不可强迫其喝水。”
人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具体说是来自“逃避自身课题”或“干涉他人课题”以及“他人干涉自身课题”所带来的烦恼。
考虑一下,让你不自由的究竟是什么?
阿德勒:是你追求认同的倾向。(这种心态来自于“被他人干涉课题”的长期影响)
直面一个真相: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有讨厌你的人。
并不是说主动的被讨厌,但逃避被讨厌,也就逃避了自由。
杰克韦尔奇:管理者常常在亲手裁掉自己招聘的员工后才开始成熟。
让所有人喜欢是“不可能的任务”,从这里出发,最终会得到,“被讨厌”是贯彻自由的生活方式必将遇到的代价。
直面自己的课题,认不认同你是“他人的课题”。最终躲不开的那道坎,摆在眼前,直视它。
1.有人不被讨厌、没有争议吗?2.有人八面玲珑讨所有人喜欢吗?3.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让人幸福了吗?
那么,你在纠结什么?
行使“被讨厌”的权利,是贯彻自由生活方式的象征。(前提是你直面了自己的真正课题)
岸见一郎:人际关系的王牌,始终握在你手里。(大概是炸胡吧)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别人对你的评价、认同与否,都不再那么重要。
3.共同体感觉
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套让人变得自私孤立的理论。
一切心理学都是“对合作中缺陷的理解”。 阿德勒试图“克服人求认同的倾向”恰恰是“合作的基础”。
一个球队全部是前锋,不能称其为球队。社会的进步来自分工+合作,差异性是合作的基础。
每个人都必然是“通过他人,活出自己”。
阿德勒: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而它要达到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正如有人是前锋、有人是中锋、有人是后卫,他们整体才能组成球队。
共同体感觉指的是“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你和我”只需2人就能组成最小单位的共同体。家庭、学校、公司、社会、国家、地球、宇宙……都可以是共同体。
共同体感觉的范围可以扩大,甚至应该这么做。
退休后突然没了精神的人、《肖申克的救赎》里出狱后自杀的老人,纳粹德国阴影下无法认同其价值观的辛德勒,都面临一个课题。
能否手动选择你的“共同体感觉”。
事实上,阿德勒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学生只看到学校这个“共同体”,若不幸被欺负交不到朋友,就只能逃到更小的共同体“家庭”,而假如“家庭”出了问题,又要去那里找归属?
若让他明白“在学校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可以转学甚至退学,曾经的苦就如“杯中风暴”,他将踏上不同的道路。
选择的自由在于,你知道更多更大共同体的存在。
此刻码字的我,事实上是把我和公众号读者当做一个共同体。服务于这个共同体,在这里找到意义,是我超越原有那个共同体局限的一种方式。
4.对决人生最大谎言
“目的论”、“课题分离”、“可以被讨厌”、“发现更大的共同体”……阿德勒的论述都指向一个事实:你可以改变。
肩负起这一刻选择的权利才是你的自由。
正确超越“自卑情结”靠的是直面课题的“勇气”。
不要让“从哪里来”去决定你“要到哪里去”!
“自己不能改变”是我们内心深处最顽固的谎言(根源是“原因论”)。
我们常下定“不改变”的决心,比如书中案例:
某人虽梦想成为小说家,却总写不出作品。一问,他说工作太忙、时间有限,未参加任何比赛。
真如此吗?其实他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同时避开了被人评价,可能落选的现实。为了这个目的,再过5年10年,可能又会用“已经不年轻”或者“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承受想要而不得的矛盾,即便如此他觉得也比失败强。让他短期内获得轻松,这就是他的目的。这就是我们普遍存在的“自卑+优越”情结。
害怕失败、被评价,根子依然是逃避“被讨厌”这个课题。
老师们为激励顽皮学生常说:“其实你很聪明,只是不努力”。
殊不知如此轻易获得的优越感,不可能使他改变。万一努力了结果却证明自己“不聪明”呢…
依然是太在意别人评价的“自我为中心”惹祸。
人因“自卑”从而想“追求优越性”,这衍生出两种行为模式:1.追求更好 2.转而寻求解决“自卑”的捷径(虚假优越性)。
大脑天生喜欢省力,回想自己一些选择,当中定会发现你在某处选择了第2条路。被激励的顽皮学生就是一个例子,这是条拧巴的路。
为圆一个谎言,人要持续撒谎。渐渐地耳机线从简单到最后也会拧巴起来。
为“逃避课题”这个目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也复杂起来,最终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我们亲手编造的人生谎言,教会了我们逃避自己的课题。
人生最大的谎言是:我就这样了。
穷人就是这样、处女座就这样、理科生就这样、女生就这样、矮子就这样、人丑就是这样…
想去诗和远方,可是外面除了你其实没有谁。
真正的自由,只藏在自己的认知里。
如何更自由的生活:1. 此时此刻,为自己肩负起选择的权利2.利用自卑去超越而不是逃避 3.被讨厌是贯彻自由生活方式的象征4. 发现更大的共同体5.不要让“从哪来”决定你“到哪去”。
后记:践行不容易,我提醒自己想想最近一次动怒、焦虑、失落、空虚……背后有什么目的(是目的不是原因)。它可能藏着你的课题。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