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了中考的第一轮复习的字词阶段,先从七年级的课本上的字词开始,再到八年级、九年级,从学生们写作业、交作业的过程中,我细细观察了许多孩子,发现他们的成绩、性格都与他们的习惯养成有很大关系。
首先,从最直观的作业情况来看,错字的多少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孩子思维的严谨性。而思维是否严谨就是孩子很小的时候所养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孩子很大程度上已经难以纠正了。
比如杨金秋、胡晓晗、黄思汝、吴岚清、彭江山、潘杰昌的错字错音连续好几次都能控制在五个之内,一整页试卷的字音、字形,数量达几百个,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易了,老师我都是十分佩服的。
这些孩子在考虑事情时会比同龄人更严谨,她们在考试中一般不会因为马虎扣很多分数。她们有个很大的优势,老师讲过的题型,他们练过的题型,他们经过复习后,出错率不会很高。
其次,从做题的过程来看不同学生的习惯,有的学生喜欢把不会做的先空着,想要等到后面再做,有的孩子面对不确定的题目时会试着写一个答案,然后用铅笔做个标记,若有时间检查,直接检查不确定的题目,老师讲解时,也可以把做标记的题目作为重点来听。
显然第一类学生的做法在做浩若云烟的字词复习题时是不理智的,甚至可以说,他们在语文考试中这样做都是不理智的,很容易就漏题了,检查时忘记补上空白。语文考试时间是有限的,能做完题就不错了,毕竟谁也说不定写作文需要花多久。所以我建议学生见山劈山,见水涉水,不要把不确定的问题搁置在后面,容易漏题,而是逼自己一把,一定要写出答案。逼自己逼得多了,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句名言:你不试着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但理科考试可能并不适合我这个方法,因为理科考试的题目可能真的会一点解题思路都没有。
再者,我又观察孩子们在复习字词时的习惯。有的孩子拿出草稿纸,边大声读边在稿纸上把难字再写一次,加深印象,比如周雨洁、胡晓晗、何润超、彭江山、彭晓艳、黄新元等等。而有的孩子压根不拿出手来,手或者在玩东西或者在口袋里衣袖里,比如谢启超,还有的端茶杯比如高文轩,还有的在无聊的抖动,比如喻承炜、李德阳等等。
从肢体语言能很好的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身体不紧张,精神绝不会紧张的。
我会在教室走动时提醒需要纠正的学生,但是,下一次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后,他们马上会原形毕露,这时,老师的作用微乎其微。这就是一种习惯定势。他们心理上认为这件事是一件不值得紧张的事儿,他们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纠正自己。
习惯一旦养成后,它便是由人神经系统决定的,是一种不自觉的定势。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学习成绩其次,行为举止最重要。
希望那个交作业总用扔的男生,下一次能记得用双手轻放在我桌子上或者递给我,实际上之前,我纠正过他了,但今天还是如此……哎,孩子,但愿你以后能多碰到愿意教你这些小习惯的人。
好习惯是儿童教育的核心技术。
好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