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杨泽平
6月14日,俄罗斯世界杯开幕。选择在中国高考结束后开幕,主办方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独一无二的超级市场,如果选择在高考期间开幕,不知道会有多少有孩子参加高考的球迷家长会选择放弃爱好?收视率不知会降低多少个百分点?世界杯收入不知会受到多大影响?甚至由盈转亏也未可知。千万不要小瞧了高考的影响!幸好主办方善解人意,中国的球迷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坐在客厅、饭店、商场、广场,轻轻松松地看世界杯了。
还好,和俄罗斯的时间只有5个小时时差,大部分场次还不用熬得太晚。开幕战前,当简短的开幕式结束,我和其他几十亿球迷一样,已经早早地等候在电视机前了,虽然没有啤酒,没有炸鸡。
四年等一回,按理说,应该释放一下压抑已久的激情,应该无所顾忌地狂欢一下。然而,心里总感觉到怪怪的。就像邻家孩子结婚,自己再高兴,也不能太过张扬,太过放肆。否则,会让别人不解、甚至误会,是一个道理。我想,主席特使坐在主体育场现场观球,心里可能和我是一个感觉。毕竟32支球队里没有中国队,我们看的世界杯,是别人家的世界杯。作为一个没有立场的球迷,喝再多啤酒、吃再多炸鸡、花再多人民币,充其量也是个伪球迷。
当然,真正的球迷早已开始狂欢了。不管中国队是进决赛了,还是和我们一样坐在客厅看世界杯,真的球迷要么辞了工作,要么买好机票,要么携了女友,要么把自己画得五花六套,要么提前准备好了望远镜,早早地坐到球场看球了。
然而,我不是真球迷。我只是地地道道的伪球迷。不但没有请假,而且照常到清洁区打扫卫生。不但没有提前做功课,熟悉各球队的特点,而且即使解说员反复念叨球星的名字,我还是记不住那奇奇怪怪的名字,他爸他妈怎么就给他起了那么长的名字?而不像猫儿狗蛋那么亲切。不但没有装备小喇叭和奇装异服,甚至连打电话邀请身边的球迷都没有。
归根结底,都怪高考。
我们那年高考,不考足球。
我是在高中才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足球。当然,那是一群城里的孩子在操场上咋咋呼呼的东奔西突,看上去很爱足球的样子。我的童年记忆里和土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冬天太冷,我们穿着棉袄沿着教室外面的墙壁挤油油,现在才知道那就是抱团取暖,只记得上课铃响后,大家一起拍拍棉袄上的黄土,教室里顿时狼烟四起,一个寒冷的课间就这样打发过去了。或者是打千儿,工具当然是自制的。截一根一尺来长的棍子,再削一段紫穗槐棍,就齐活了。我们你来我往打得不亦热乎,甚至棉袄常常被汗水湿透也是有的。或者是打面包,把旧书本撕下来,折成四四方方的面包。薄的,便于抽;厚的,便于砸。赢了,可以装半书包。输了,找些废纸继续折。很少有人耍赖的,靠的都是真本事。我们都在玩这个,你说中国队怎么能打进世界杯。看看世界杯,那更不可能,全村都没有一台电视机。看场电影也要等好几个月,跑好几里夜路,回味好长时间呢!如果那时候就把足球列入高考必考内容,说不定我的同学中还能出几个“马拉多纳”“齐达内”,也未可知。说不定足球早成中国的体育强项,也未可知。
后来,有了电视机,有了有线信号,有了坐下来的时间,才第一次完完整整地看了场足球比赛。原来足球比赛竟有如此魅力!作为和平时期的合法战争,足球比赛就是以成败论英雄。不到最后一刻,始终胜负难料。一颗悬着的心,始终紧紧绷着。一双疲惫的眼,始终紧紧盯着。也许你上次厕所,丢个盹儿,就会错过精彩时刻。看起来其貌不扬的一个后卫,竟然也有可能冲到门前耀武扬威破门得分。一场极其沉闷的比赛,熬到最后一分钟,竟然石破天惊,一球绝杀。一个卫冕冠军队竟然在小组赛第一场,就输给大家都不看好的一个无名之辈。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冰岛(天啊!还没有灵宝一半人口,更不用说我天朝了),对阵南美劲旅阿根廷也能打成平手。一个伪球迷的我信口胡诌5:0,竟然预测准了开幕战的比分,可见什么预测帝、章鱼、神猫都是浮云。且不说球场上超越与对抗,勇气与谋略,拼抢与偷袭,助攻与主刀,新星与黑马,意志与艺术,狂喜与巨悲,排兵布阵与纵横捭阖,团队合作与个人英雄,攻势足球与防守反击,长传冲吊与短传渗透,步步紧逼与层层防护,乌龙之球与上帝之手,背后铲人与完美假摔,扼腕叹息与如有神助,后起之秀与老牌劲旅,乘胜追击与力挽狂澜,美人迟暮与英雄末路。足球的魅力到底在哪儿?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
哨声响起,满怀信心。哨声再响,英雄垂泪。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俄罗斯不相信眼泪,全世界不相信眼泪!
比赛还在继续,伪球迷还要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