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因家族衰落,不得已只好去寄人篱下,于是一腔愁情别绪诉诸大观满园物事,春悲桃花秋叹菊,不断有凄美之作问世——小说中《葬花吟》《问菊》等诗便是,极大地感动了宝玉,也深深感染了我们,更为自己在这部旷世悲剧中的地位补足了分量。
天道至公,觉者自悟。清代的金缨在他的《觉觉录》中说:“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北宋一位钱姓的状元谈自己成功的体会时也说:“地贫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他们都是藉此对缺憾和贫苦心存感激,悟出了别样人生。
痛实为人生的要素。《丑小鸭》刚出生的时候,因体积庞大,不同于群鸭而埋下自卑的种子,丑成了他的痛,被岁月打磨着,蜕变着,时时与死为伍,且伴着难过,完成了成就圣贤的必经之途,其修成的大仁大勇大德大爱实为纨绔辈难望其项背。
咀嚼着痛,体味着痛,升华着痛是君子的操守原则。君子知耻而勇,耻是君子的痛。遭际那世间富贵奢豪的诱引,贫贱如洗的煎熬,威武权势的欺凌,君子都不改初衷,不艳羡,不回避,不退缩。君子的痛永远鲜明着,不麻木,不背反,不淡漠,不无耻。
痛使人成长,催进着人的成熟。一切繁华、灿烂、伟大、壮美都是痛结出的果实。贾平凹的散文《一只贝》是痛的极妙写征,又如一篇极好的励志小品,内容不长,我觉着不妨全文照录:
贝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贝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射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的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贝,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颈上。人们都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的,他说不出来。
他被埋在沙里。海水有涨潮了,潮又退了,他们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亮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只贝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他,但没有找到。
荒漠戈壁里仙人掌,苍山枯石生劲松,都是上天呈示人间无言的痛。不见那岁月百般轮回么,人类每每淡忘了战争的痛,便会有和平不再的危险。
值此太平之犬年,祈愿人心不再麻木,让历史的痛不断恪醒生活,再造静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