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幸福的余温,再去寻另一间小院。
遛弯的大爷,买菜的大妈,嬉闹的孩童……穿过一路的人间烟火,在迷宫一样的胡同深处,终于见到那扇惹眼的红色大门,匾上书“翰林书院”四个大字。
“翰林”,自带一种文雅的威仪。在中国古代,翰林院是汇聚文人才士之地,诸如唐代的李白、杜甫,宋时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都曾在翰林院供过职。
眼前的“京艳·翰林书院”即是在原旧址之上新建的一处三进四合院落,北侧紧邻最具北京文化特色的五道营胡同,东侧与孔庙、雍和宫相望。既是风水宝地,那一层文墨书香的底蕴总还是不曾断的。
甫进门,便见壁上文竹与竹的花艺装置,像是一声招呼,让人抖落一身俗气,进入一片“雅”的时空里。
一进院铺一道简练的石板路,将人引向二进院落的门口。行来,却被石板路尽头的一排翠竹吸引了目光——尤其是傍晚时分,暖黄色的灯光从竹叶间隐隐泄漏出来,让人忍不住好奇,竹林的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隐秘的风景?
拨开竹叶探身看去,只见后面的玻璃窗中,竟是美食佳肴的“色诱”。眼看自己“见色起意”,如鱼儿上了钩,却又不得不叹服设计者的小心思,若隐若现之间,让人心猿意马。
踏入二进院,觉豁然开朗,整个身心都舒展开来——这般开阔的院落在京城中心也算得上是奢侈了。
四围皆有檐廊,循廊下走来,见雕梁画栋,听昆曲声声,正唱到那“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耳中听得期期艾艾,脚下石阶起起落落,那檐廊忽就变得长长复长长,随着那悠悠的曲子通往无尽的深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