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坚持专注的做一件事
从2019年2月加入行动营以来,社群学习当中要求有晨读和晚读的内容,我很喜欢非常喜欢的坚持到现在依然每天早晚诵读。
有时候纯属身体记忆,机械的背诵,有时候会给自己一些感悟和激励。于是我就想有用的东西就是需要每天温习,哪怕有一丁点的启示也好,这一年多以来有很多人在群里艾特我表示佩服我的坚持。
其实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愿意做首先是因为它带给我用处。很多人认为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或者坚持做某一件是太难了,总是与自己当前的舒适程度背道而驰的,从心里压根就不愿意接受它,所以在做的时候一直有对抗的情绪产生,难免做不下去。
在《少有人走的路》那本书中说,成年人要学会爱自己,延迟满足和及时满足的习惯会对自己的一生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这个世界碌碌无为的太多了,不需要你在加入,何不做自己,让自己不因虚度光阴而悔恨,也不因错过机会而遗憾呢。
坚持专注做一件事是需要时刻练习的,摒除外界干扰和杂念,计划读书一小时就关掉能影响自己的网络和房间门,认真执行。
刚刚八点的时候我计划开始写今天的日更,然后八点四十要去上传网课通知学员听课。可是呢,我先是打开手机回复信息10分钟,接着进来一个电话又浪费了8分钟的时间。打开电脑连接网络,等着网页刷新到上传课程的页面,回过头来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已经八点半了。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例让自己分心,计划不如变化快是有道理的。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最大的干扰是自己的心智是否坚定。
02. 再忙也要锻炼和运动
记得去年4月份吧参加了一次线下欧卡解读的沙龙活动,后来请房老师帮做了一次全面的玛雅天赋解读,原来我的天赋主运动和耐力方面,是红蛇。我还记得当时老师震惊了,因为从我的外表来看根本不可能嘛,老师举例子说郭晶晶是红蛇,红蛇的运动天赋很棒,跟身体的链接超赞,喜欢跟身体做交流之类的。短板是蓝鹰,意味着缺乏长期计划能力,预见性。
在这之前我自己也真的挺喜欢运动的,得益于小时候上下学都要走两个小时的路程回家,上中学开始就变短了是一个小时的路程,现在想想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父母没有想过让我住校,真的挺远的离学校。
在我周围邻居那一片的孩子都跟我一样,走着上下学。一路上打打闹闹也就过去了,并没有觉得路程太长,走不动太累了的感受。小时候真是锻炼到极致了,每天两万步是有的。
这也间接导致我的身体素质比较好,从小到大基本没生什么病,哪怕感冒挺几天也就自愈了,是我令我很自豪的哦。
毕业以后出来工作反而忽视了运动的必要性,仗着身体底子好年纪轻,体重也轻怎么吃喝熬夜都没啥变化,也就从没考虑过要运动锻炼身体。
但从30+开始就发现不管是皮肤还是身体健康状况都在走下坡路了,体重升高体脂升高,会有头晕熬夜第二天精神很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于是为了保持身材开始运动减脂,跟着各大APP动起来了。
曾经坚持最久的是9个月每天做20分钟以上的瑜伽,三个月每天坚持快走5公里。脂肪没有减掉,倒是感觉自己身体柔韧性回来了,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于是在19年20年两年一直断断续续的坚持运动着,跟KEEP练习,跟着抖音跳操等等。不知道为啥体重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感觉颈椎腰椎舒服了,身体也没出现小毛病,感冒也都吓跑了。
所以运动对我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从小时候每天走几个小时的路上下学,到如今年纪渐长身体素质比同龄人好一点的现状来说,全是得益于运动的功劳。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不一定跟回报成正比,但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令自己受益。
03. 坚持读书
读书使人明智,一点也不假。
除了中学大学时代爱看小说,18年开始我开始坚持每天读书了,那个时候没有方法就跟着一个APP听书,一遍记笔记。现在拿出那整整一大本子的笔记我很难相信那是我写的。
现在读书不追求快了,除了课程要求。慢慢的读一本书,或者读其中的几个章节。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只要记录书的精华反而少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练习的写作能力的同时,要求自己需要温故而知新,学完就扔掉的习惯已经不行了,因为大脑太擅长忘记。
读书的第三个年头,我觉得自己能说能写的本事渐长了,对自我认知能力提升了,更深刻的认识了世界和人性。
以前做人真的傻乎乎的,根本就是井底之蛙只活在自己的角色里,看到的人物事都是眼前一寸那么远,没有能力和思想想要跳高看到更多。
当读过了一些书以后我头脑清晰了,做事稳妥了,能在书中学到智慧指导自己更好的生活,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拒绝令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这样挺好的,不憋屈自己,也不一味忍让退步,不管对人还是生活我更有包容性,也更有边界感。
以上并不是鸡汤,是我自己真实的经历,我想通过自己坚持在做的事情让自己更好的成为优秀的人,活在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别人的眼里。
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在繁杂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坚持做下去,哪怕并不能带来真金白银,只为自己活得明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