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仙灵
推荐理由: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作者首先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给孩子一杯水、轻声关怀,这是接纳孩子的情绪。
其次,在来问过程,让孩子自己说出当时感受,引导孩子反思下次怎么处理更好,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告诉孩子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如果对方不听警告必须正当防卫保护自己。
最后告诉他不管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接纳他爱他,家就是他坚强的后盾。这是教科书式的处理方式。特此推荐。
昨天晚上小伟去上课,回来的时候哭丧着脸,刚想跟我说点什么的时候,我的电话响了,是他们老师打过来的。
大概意思是小伟和小朋友课堂上发生了矛盾,小朋友动手打了小伟一巴掌,刚好打在本已生了冻疮的耳朵上,小伟一反击,就弄伤了小朋友眼睛。
所幸问题不大,老师已经跟小朋友家长都聊过了,只是跟我说一声。作为2个男孩的妈妈,我知道小朋友的家长肯定也心疼坏了。
接完电话回头一看,小伟耷拉着脑袋站在我背后,手足无措的说:“看来你都知道了。”
忽然想起小时候,我在学校因为一个作业本的事儿,跟同桌吵架,回家以后特别害怕爸爸骂我,害怕他嫌弃我老给他找麻烦。
但我还是非常自觉的站在爸爸面前,准备接受批评,那一刻我充满了自责,害怕,委屈……,犹如现在的小伟。
我看了看失魂落魄的小伟,轻轻的把他拉到书桌前坐下,给他一杯热水,暖暖手,也暖暖他的心。
首先,我看了看他的耳朵,没有明显的外伤。可是两只耳朵被冻的通红,生了冻疮的耳朵一碰就疼,轻轻的给他涂了些冻疮膏。
然后,我说:“小伟,刚才老师打电话说了你们打架的事儿,但是妈妈还是想请你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现在是什么感受?”
小伟的脸刷的一下红到了耳后。愤怒的说“他打我脸,侮辱我”。
“孩子,不急不急,你慢慢说”
原来由于教室空间不是很大,课桌的摆放显得有些局促。小伟和小伙伴的只能紧挨着坐下,书本也挨得比较近
上课的时候,小伟的笔掉了2次,他弯腰捡笔的过程中碰了同桌的书,同桌就以为小伟是故意的。
在分组游戏的时候,他们刚好又分到一个组。在读故事的时候,小伟稍微抢了一点点,老师就说他们组读的不整齐,输了一局。
课后同桌就开始责怪小伟,还一个劲儿的怂恿同学们一起责怪小伟。小伟就辩解了几句,同桌猝不及防的一巴掌打了过来,刚好打在小伟生了冻疮的耳朵上。
一气之下,小伟就准备告诉老师,用手指着对方,一来二去就碰巧伤了同桌的眼睑,已无大碍。
小伟的描述和老师说的如出一辙,我知道了,小伟没有撒谎也不是故意的,属于正当防卫。
说完以后,小家伙的情绪明显的好了一些,还不忘偷偷的瞄一眼我的脸色,还是很担心我会骂他。
我想了想,说到:“小伟,首先那个小朋友的眼睛无大碍,你放松吧。”
“哦耶,那就太好了”
“你能说说,整个过程中你是什么感受?”
“他打我的脸的时候,我很生气他这是在侮辱我。他妈妈来接他,你们却没来,我很害怕。我害怕万一他眼睛坏了你们又要赔钱,我害怕你们骂我,但是我很委屈,明明是他先动手”。
“你在想想,如果下次再遇见这种情况,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小伟思考了一下,说到:“其实我可以跟他解释,我只是去捡笔不是故意碰他的;他打我的时候,我可以警告他,如果在打我,我会毫不客气的打他屁股;我可以……”。
“伟哥,人和人相处,产生矛盾是在所难免。沟通交流很重要,我们能动口的时候就别动手,一动手就失了身份。沟通不好的时候,就寻求老师或者家长来调解。”
“如果对方非常无理取闹,硬要侵犯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进行正当防卫,当然必须要注意安全。”
“无论你在外发生了什么事,回家一定要跟我们讲,我们会协助你处理的。”
“知道了,妈妈”
聊完以后,小伟开开心心的做作业去了。我赶紧跟给对方家长打了一个电话,关心一下小朋友的眼睛,如果需要送医,我们一定承担责任。
对方家长还算通情达理,也为他们孩子先动手而道歉。孩子眼睛无大碍,感谢我的关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生怕受到半点伤害。可是学校就是个小型的社会,孩子们朝夕相处,发生点矛盾很正常,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每个家长该做的功课。
当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他一杯水或者一个拥抱,让他冷静下来。只有被接纳了情绪,他们才愿意倾诉。
其次,问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有什么感受?复述的过程中,也是孩子开始反思的过程。
接下来,问问他打算如何处理?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个过程是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只有通过孩子自己不断的思考、学习、总结,他才会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