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系统2能调动注意力并通过搜寻记忆去寻找答案。系统2接受问题或提出问题:不管是提问还是回答,他都能引导注意力并搜寻记忆来找到答案。系统1以不同的方式运行,不断监视着大脑内外发生的一切,没有特定意图,也无须付出多少努力,只是对当时的情形作出全方位评估。
人们总会结合力量和可信度两方面因素来评估一个人的能力。
系统1理解语言,这种理解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判断基础之上的,而这些判断通常又是在洞察事实和理解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的。这些判断包括对相似度和代表性的判断,对因果关系的属性以及对联想和样本的可用性的判断。
不管什么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与你同处一个文化领域的人作出的匹配与你的回答会很相近。
《第9章——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当人们按照要求对可能性作出判断时,他们实际上是对其他的事情作了判断,并且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判断可能性的任务。
用一个问题替代原来的问题是一个解决难题的好策略,乔治·波利亚在他的经典著作《怎样解题》中提到了替代问题:“如果你无法解决某个问题,就去解决另外一个简单点的问题好了——去找个简单的问题吧。”这就是系统2有意实施战略性决策的过程。
系统1的另一项能力,即强度匹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情感和捐款都是按强度分级的。
一个懒惰的系统2往往会遵循最省力法则,不经检验就认可某个启发式答案。
因为喜欢,所以认同——情感启发式
认为人们的好恶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
因此,系统2似乎总是处于最高决策地位,并有能力抵制系统1的建议,它能使事情放缓,开始进行逻辑分析。自我批评是系统2的功能之一。
系统2更像是系统1各种情感的赞许者而非批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