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儿子这学期文化课考的不好,没得奖学金,有点小失落,却意外得个体育奖学金。身为母亲的我没感到高兴,心中有隐隐的担忧。体育课能得到奖学金,说明儿子的身体素质在他们班应该是很好的,可是作为母亲很清楚他的健康状况:儿子不太喜欢体育锻炼,176的身高150多斤的体重,有宅男潜质的生活习惯,居然能得到体育奖学金。我有点吃惊: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么差吗?
儿子曾经得瑟的对我说过,他是全班体育考试每次都及格的学生,不足10人。全班41人,只有不到10人及格,这不是优秀的数字,是及格!及格只占四分之一的比例。现在的孩子食物方面应有尽有肉类、蔬菜、牛奶、水果,什么都不缺,营养很全面,为什么身体素质会这么差?
孩子们缺少的应该是锻炼的机会,父母一代受生活条件限制,经常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劳动中锻炼和成长,当我们自己成为父母以后,为了不让下一代重复生活的艰苦,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以至于现在的孩子身体心理素质都很低下,遇到点小挫折就自杀的情况逐年增多。如今的在校生从初中到大学,男生一次能做十个俯卧撑的寥寥无几,我们那时班里绝大多数男生都能做40多个,差距太大了。生活条件好了,身体素质却下降了,是不是好心办坏事,原因值得三思。
吃饭时和有差不多大孩子的同事聊起,情况大同小异,体育课不及格很普遍,一个读名牌大学的孩子竟然几次补考都不及格,但是他们的家长却是玩笑的态度,有点担忧却并不重视。在初、高中学校老师教学中也是这种情况,体育课被占,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体育课老师没办法也正好落得清闲,体育课分值低还容易得到,跟文化课抢时间简直是耽误人家孩子。
原因在这里!所有教育者都认为身体不重要,包括老师、家长、社会价值观,学好文化课考上好大学就会有好工作,文化课一般身体素质再好也白搭。也许是我们都太急功近利了,如果有做不到40个俯卧撑就不允许高考的规定,只做10个的人会被人嘲笑,哪会像现在做了10个还沾沾自喜。
前几天看新闻国家推广全民健身,鼓励体育锻炼,是大好事。不知道能不能影响到高考指挥棒进而有益于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