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呵成读完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已是深夜,迟迟不能入睡。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一本书带给我如此的震撼。
这本书躺在我的书单里已经很久了,忘记是什么原因加入书单的,只是每次看到书名有些排斥,以为是苦行僧式的朝圣,亦或是打鸡血式的心灵鸡汤。立秋后的天气骤然转凉,某个午后开始读,然后欲罢不能。
这里的朝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朝圣,主人公哈罗德不是僧侣也不是教徒,更没有朝圣者该有的宗教信仰。他只是一个普通酿酒厂的退休工人,而所谓的朝圣其实是主人公哈罗德要徒步纵跨整个英格兰去看望他一位以前的同事,而这位同事也不算是深交。
故事的起点在英国最南端的一个小镇,哈罗德收到了同事奎妮的信,而他和奎妮已经几十年没联系了,因此激动万分,转而又悲痛万分,因为奎妮已经到了癌症晚期。面对这封信,哈罗德有些不知所措。在回信的过程中,哈罗德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直到遇见加油站的女孩,女孩告诉他:一定要有信念,如果有信念,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带着这样的心里暗示,哈罗德做出了一个决定:徒步走到奎妮所在的疗养院。他相信只要自己徒步走到,奎妮的病就能好起来。于是走路开始了,他一直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虽然前期毫无准备,困难重重,但他坚持到了最后。历时87天,徒步627英里,他见到了奎妮,最后奎妮安静的死去。
看书的时候,心情波澜起伏,有种心在嗓子眼要呼出去的感觉。一开始担心哈罗德能不能走到,也担心奎妮能不能坚持下去。但在路上,跟随着哈罗德的回忆,莫林,戴维,琼等人物都出现了,哈罗德的一生也完整的呈现出来。我惊然觉得即使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即使站在人群中不出彩,也不麻烦任何人,仍然有波澜起伏的一生。表面上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也藏着很多的黑暗与磨难。
哈罗德的父母离婚,他努力逗母亲笑,却依然被母亲抛弃,父亲又和不同的阿姨在一起鬼混,他16岁的时候又被父亲赶出家门。这样的原生家庭,导致他一直缺乏安全感,默默无闻,不善言辞,唯唯诺诺的以“听话”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以至于他在酒厂做了45年的销售代表却依然是个小职员。
而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他和妻子莫林一见钟情,却在生活中渐行渐远。他们之间的交流停留在最表面,因为言语之下是深不可测、永不可能逾越的鸿沟。而他们之间的梗主要是他们的儿子戴维。莫林在两件事情上无法原谅哈罗德:一是他们带6岁的戴维去海边度假,戴维不慎游入深海,莫林大喊大叫让去救人,而哈罗德却在忙着解鞋带;二是因为记错地方,他们错过了戴维的剑桥大学毕业典礼。
书看到最后,才知道一直没有出现的戴维,迷上了药物和酒精,最后上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戴维从小就聪明,而且渴望和父亲交流,当无法获得这种满足时,父子二人就逐渐疏远,情感上隔阂也愈加明显。哈罗德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儿子,他不知道如何回答儿子年幼时的各种奇怪问题,更不懂儿子就读剑桥后的心路历程,他不知道儿子为何在告诉他“毕业后想出去走走”之后又突然返家,他不知道儿子为何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二人虽是亲生父子关系近在咫尺,彼此心灵却远在天边无法跨越。
随着戴维的离开,他和莫林开始互相埋怨,慢慢的在家里“形同陌路”,直到有一天莫林将自己的铺盖卷搬到另一个卧室。
一路向北,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困难时有人帮助,也慢慢有人加入他一起行走,随着报道和名气的增加,人越来越多,“朝圣者的队伍”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带着自己的目的,最终队伍因各种原因分崩离析,其他人提前到达,哈罗德一个人默默到达,坚守了自己的信念。
在行走的过程中,哈罗德遇到了很多的人,他们有的为他提供帮助,有的让他觉得似曾相识,有的勾起他深深的回忆。而他也慢慢的融入人群,敞开心扉,愿意和其他人交流,找回了自己的信心。即使曾经自己一事无成,很失败,他也要完成“朝圣”这件事,通过这件事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一路行走,哈罗德不是用脚步在丈量路程,而是用回忆。在回忆中他进行自我救赎。与其说他的脚在路上,不如说他的心灵在路上。以至于最初行走的目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哈罗德进行了一次重返过去的时光之旅。通过行走找回迷失的自己,找回自己曾经的美好,比如和莫林的初相遇,那种一见钟情的美好值得铭记终身;再比如和奎妮的友谊,畅所欲谈,可以唤醒自己沉睡的心。
而随着他的出发,他的妻子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不相信他能完成,到中期的反对,直到最后的支持和鼓励。即使过往的几十年,她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也懂得了“悲伤最好的状态不是凝固,而是融化”,没有爱的生活不是生活,最好的相濡以沫是相守。最终莫林选择原谅了哈罗德,她们相视一笑,想起从前,让人很感动。
生活的悲剧在于:你一次次的在内心呐喊试图找回,可实际中却一次次的选择沉默和回避;当人与人之间失去情感沟通,深陷于犹豫彷徨、自怨自艾、无动于衷的时候,危机就会无可挽回的悄悄萌发。
所以趁一切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给自己的心灵一次救赎,或许会收获截然不同的结果。哪怕就是走路这样的事,一直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当不去做的时候,就千难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