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链一词是当今网络社会中反映出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而瞧不起他人的现象。鄙视像条食物链,是个绕不开的怪圈。在这个怪圈中,每一个人,都在链条的最末端。
鄙视链的本质是一种自我优越感,而优越感的核心是内在认可的等级划分。
而在现代社会中,所有的人或物都有或显性或隐性的等级制度,这个等级的依据可以是客观现实也可以是主观感受。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优越感/自卑感是我们所有人逃脱不了的情绪。个体之间唯一的差别就只是,有些人表现的张扬,有些人表现的含蓄些而已。
接下来我们要来说说,“优越感”和“鄙视链”。
“优越感”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内在感觉,指向往内;
“鄙视链”更多的是一种外放状态,指向往外。
“鄙视链”形成的前提必然有“优越感”的存在,但有“优越感”并不代表一定会产生“鄙视链”,这个差别的核心就是每个人对于“等级差异”的认知不同。
不管是“优越感”还是“鄙视链”都是很感性的东西,它们并不是和客观现实完全画上等号的,所以一旦自我认知不清,就会出现一些“迷之自信”和“迷之优越感”的人。
如何避免“鄙视链”的产生?
1、弱化“等级观念”;
2、客观自我认知;
3、常怀“敬畏”之心;
4、换位思考。
停下无意义的“吐槽”、“抱怨”,换个视角看世界。
大多数的鄙视链产生于个体天然性的差别,比如地域歧视、智商、年龄等等,将这些个体无法控制的因素作为优越感的来源其实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只有当我们可以换一种心态,多维度的来看待我们生活的世界,才有可能可以跳出这个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