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原生家庭的影子在身上,比如,胆小,懦弱,自卑,自负,做事没有恒心等等。
作为为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总希望存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不好的特征或者是说缺点,不要再出现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与其等孩子身上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特征和性格缺陷后,再去管教、愤怒,弥补,还不如提前就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引导孩子少走弯路,提早培养他们身上的好品质,好性格。
俗话说:一个好的品质可以伴随孩子的一生,相反一个不好的品质有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们在育儿的道路上千万不能疏忽和马虎。
孩子的一生是否过的幸福,快乐,顺畅,成功,这十个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为人父母们,在育儿的道路上要格外引起重视。
让孩子喜欢并接受自己
如果孩子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那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自卑、嫉妒别人等等。
因此,家长们要让孩子们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要让孩子喜欢自己,这样孩子才能自信地面对生活。
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家长应当试着放开手,让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许做不好,但是等孩子尝试过两三次以后,相信就会做得又快又好。
千万不要做包办父母,放开手为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们也会少些麻烦。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美国加州大家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补强法则”,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因此,当孩子受到认可时,他(她)的自信就会被激发出来,不断重复令人满意的行为,直至摆脱自卑,成为自信上进的好孩子。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好心态
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好心态,不仅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看到好的方面,从而整个人变得乐观,快乐,成功和充满活力。
拥有好心态的孩子在社交中,人缘不仅好,在跟别人的沟通和交流中也会变的顺畅,容易很多。
培养孩子谦虚的好品质
有一位政治家曾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
一个人只有谦虚,才会让别人尊重,古人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如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就会把辛辛苦苦得来的成绩毁于一旦。
所以父母在育儿道路上,注重培养孩子谦虚的好品质也尤为重要。
让孩子成为一个胸怀开阔的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太阳”,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然而这样的性格对人际交往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生活中,父母们应注意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地位,培养他们分享、合作的精神,逐步培养出一个胸怀开阔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意志和毅力
现在的孩子面临的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很多孩子由于生活过于安逸,往往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
因此,聪明的父母应该多让孩子经受一些艰难困苦的磨练,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力量
孩子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因为了困难而放弃努力,因此,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他们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这样孩子就能带着父母的期待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给孩子一个体验失败的机会
美国教育家卡乐尔·桑德堡说:“顺境当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和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竞争力。”也就是说为了增强孩子的耐挫力,父母们不妨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意,这种挫折教育对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处。
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的勇敢个性
生活中,常常是那些勇于探索、大胆无畏的人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获得幸福。
因此,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不要总是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要过分强调培养“听话”的孩子,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做勇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