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1日
正月十八
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
一、私塾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1.私塾的发展
将儿童青少年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教育组织。
2.私塾的种类
家塾,学馆,义塾,专馆。
3.私塾的特点
第一,在教育宗旨上,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第二,在培养学习行为上,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行为习惯。
第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文化知识与伦理道德并重。
第五,在教学方法上,识记与领悟并重。
第六,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个别教学。二、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第一阶段:周朝至唐代
《史籀篇》《仓颉篇》《急就篇》《千字文》《开蒙要训》
第二阶段,宋代以后,相当完备。
2.蒙学教材的种类
识字教学类,伦理道德类,历史教材类,诗歌类,自然常识类。
3.蒙学教材的特点
按专题编写,联系日常生活,重视汉字特点,立求将识字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节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
二、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任务是“圣贤坯璞”(8岁)打基础,以学事为主。
大学教育任务是“明理”“加光饰”。
三、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着重用力
居敬持志
历史影响: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逐条分析。
局限性:封建伦理道德,未曾注意到与实际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五条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
一、“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万事万物靠心的认识而存在。
二、“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的两层含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三、论教学
第一,凡事求其心,
第二,事上磨炼。
四、论儿童教育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及儿童的身心特点。
(2)主张儿童教育应顺应儿童的性情。
(3)教育方法:采用“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
(4)教育内容:发挥各门课程多方面的作用。
(5)程序主张动静搭配,体脑并用。
(6)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