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绩太好了,别人家的孩子,以后肯定赚大钱。”
“什么?农村来的,难怪素质那么低。”
“你不是湖南的吗?怎么可能吃不了辣。”
从小到大,我们总能听到类似的话语,某个人或某类人应该是怎样的,而不应该是怎样的,貌似这样才符合他或他们自身的特性。有时,我们自己也会成为这类人,被别人以刻板印象形容,无端地多出了各种头衔。
换句话说,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往别人身上贴各式各样的标签,亦或是自己扮演着“别人”的角色被各种形容,以此说明对应的固有的性格、特征和行为。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妖魔化“标签”这个词。日常所说的贴标签,听起来不像是个好词。
形容“学霸”的时候,会认为是个没有兴趣爱好只会死读书的学生;形容“大龄剩女”只会想是眼光太高,嫁不出去;遇上“程序员”就是遇上没有情趣,不懂浪漫的格子衬衫男……
实际上,“标签”是一个中性词,它只是用来形容和标志某一特征或属性的载体,其使用的词语才是真正引起我们关注的。
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第三期中,主持人大鹏询问演员娄艺潇参加节目的原因。
众所周知,娄艺潇塑造了《爱情公寓》中彪悍不需要解释的“胡一菲”这个经典角色,自然会有人质疑她是否为了撕掉这个标签而上节目。
相反,她认为作为一个演员,有一个经典角色深入人心,是值得荣幸的事情,参加节目的目的在于希望能够多尝试,为自己贴上更多的标签。在娄艺潇看来,“胡一菲”这个标签并不是限制自己戏路发展的坏标签,反而是一个提醒自己要全面发展的警示牌。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称为“贴标签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也叫“暗示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曾派心理学家应用这种方法给监狱犯人进行标签暗示,让他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信道狱中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数月后,他们奔赴前线作战,结果不出所料,他们在战场的表现如出一辙,因此解决了兵力不足的问题。
导致“标签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通俗地说就是一种迫使自己做出改变的信念感。
所以,好的标签会给自己带来正面的影响,不好的标签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来自别人的好的标签,是个人能力的展示。我很喜欢大鹏说的:标签是迅速地概括你在某一领域取得的成绩,是被认可的。
而不好的标签,往往带有杀伤力,会对一个人的自我感知和自尊体验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
毕淑敏在《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中,讲了她大约11岁时参加歌咏比赛被老师责骂唱歌跑调的故事。“你唱歌总是跑调”和“你小小年纪,怎么就长了这么高的个子”扼住了她唱歌的喉咙,导致后面不敢当众演讲和会议发言。所幸,毕淑敏拥有心理学背景,最终自我觉察走出了这个阴影。
台湾作家三毛却没有这么幸运,初二时因为数学不好被老师当众羞辱。“你永远不可能考第一”迫使她离开学校,从此自闭起来,一生都没有走出那个“画地的牢”。
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比拟的存在,符号化的标签,又怎么能描述全?标签只是对一个人片面的描述。
但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标签,虽然我们不能左右别人往我们身上贴标签,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对标签的定义。
在标签面前,我们能做的是不要随意给别人贴上标签,尤其是带有讽刺的坏标签。
“随便给人下定义者,多半处在失控状态。”——帕萃丝·埃文斯
当自己被别人贴标签时,也不要急于撕掉,而是学会甄别。
如果用以形容的标签是正面积极的,这样的标签反而是个人魅力的表象。别人的正面定义我们自能坦然接受,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有的时候,别人会因为这些标签被你吸引,你也会欣喜地展示出标签上的你,强化标签上的自己。
如果是不符合自己的标签,也请不要被影响。
我有个朋友是工科出身,印象中工科男毕业就该从事技术工作。可是我的朋友为人外向积极,大学生活多以社交活动为主,并不是在实验室勤勤恳恳做业的人。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往工程师的道路发展,而是从事市场营销,现在并不亚于管理出身的同事。
“标签”的内容,最怕听者有意。
被扣帽子不打紧,怕的是这一扣,把自己的思维束缚住了,禁锢在“标签”的枷锁中,难以自拔,导致标签效应一发不可收拾。
倘若确实沾染上了“标签”俗气,我们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也不是得过且过,而应该保持警惕,分析“标签”的由来,不断地自我觉察和完善自己,向别人证明这个“标签”配不上自己。
诚如林语堂所言:“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单独屹立,不要想做别人。”
愿你我的标签是配得上自己的。
||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二四记。
所见所闻所感之记,点缀稚嫩至成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