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中对人格的定义: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理论是对个体人格机构和功能的假设性说明。不同的理论对人格有着不同的解释。
类型和特质理论,主要是通过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的评估特质的类型。从阿尔伯特的特质描述词汇分类发展到卡特尔的16因素到艾森克的3因素,再到大五因素。类型及特质理论的研究在情境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预测个体的行为和表现。但该理论无法全面解释“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或者“人格是如何发展的”,该理论比较适用于人员的筛选和选拔,对提高人与工作的匹配度有一定帮助。
精神分析对人格的理解,是通过确定人格的结构和如何形成的角度,去理解个体行为的意义。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行为动机的来源归因为每个个体内都能找到的心理能量”(《心理学与生活》394页),所有的行为背后都存在某种动机,而且在无意识水平发生作用。弗洛伊德最初将这些心理能量定义为两种基本驱力生本能和性本能,晚期发展出死本能和攻击本能。从结构上人格被化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中自我通过防御机制调和本我和超过之间因驱力引发的各种需求冲突。早期精神分析被认为是好的历史,但并非好的科学。它似乎很好的理解了个体成长经验,但是却不能预测个体未来的表现。
人本主义对人格的定义就是“个体先天或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方向发展和变化。”相比精神分析而言,其对人格的理论理解,就是将内在驱力替换会自我实现的驱力,而且拒绝从自我、本我、超我的子结构上理解个体,而是将个体看作一个整体来理解。对未来行为模式预测的态度就是,个体完成自我实现的方式就是“不以重复的方式表现自己。”
社会学习流派多拉德和米勒提出了习得的内驱力、反应抑制以及习得的习惯模式等概念用以解释个体的人格。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习得的习惯的总和产生了人格”。
认知理论强调心理过程在人们对现实的感觉和知觉印象进行组织时的重要性。其人格理论主要时对个体认知的成分进行结构化,并试图梳理认知包含的具体子结构。米希尔的认知-情感理论认为认知主要受编码方式、期望和信念、情感、目标价值、能力和自我调整计划的影响。班杜拉则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解释来访者在具体情境下可能表现出的人格特征;自我效能的评估主要包含了替代性经验、说服、自我情绪监控。南茜·坎特提出了社会智力用以理解个体的人格,主要包含了人生目标的选择、社会互动的知识、完成目标的策略。从认知理论的研究来看,更容易预测具体情境下,来访者可能的行为,但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对情绪的忽视都被学界所不认可。
自我理论的威廉·詹姆斯将自我经验分为三个部分,物质我(与周围物质客体相伴随的躯体我),社会我(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意识),以及精神我(监控内在思想与情感的我)。自我理论可以从自我概念和可能的自我两个角度进行统整。自我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它引发、解释、组织、传递、调节内心及人际的行为和活动。与自我概念密切相关的是自尊,即个体总体上如何评价自己,与自尊相伴的心理现象是自我妨碍(例如通过不学习,避免面对自身能力有限而考试不通过的低评价,这样获得低评价是可以说是自己不努力,而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与自我概念并列的则是可能自我,这部分主要是个体对自身的期待,可能自我有着自我预言的作用,会引导个体不断走向可能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