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曾写下的《梦天》中有这样的诗句,“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这两句诗写在月宫居高临下看人世的感觉,从非现实的世界冷眼反观现世,从而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诗句用比新颖,构思奇妙,想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创作变幻诡谲的艺术特色。俯视人间,时间短促,空间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间沧桑的深沉感喟。除了从文学的角度,我们该如何读懂唐诗呢?翻阅《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此书,教授王敖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去领会唐诗。从地理学、制图学的角度去考察文学,实在是我以前没有想象过的视角,不知道这样子的梦幻联动能够擦出什么样子的火花呢?王敖教授打通了不同文学体式的壁垒,清晰揭露了中唐时期地理学与文学之间多样且流动的关系。中唐文学大师的佳作很多都被打上了“制图学之眼”的烙印,他们的作品中对地理的描写,使得不同地点与文本构成互动。诗鬼李贺曾写下的《梦天》中有这样的诗句,“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这两句诗写在月宫居高临下看人世的感觉,从非现实的世界冷眼反观现世,从而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诗句用比新颖,构思奇妙,想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创作变幻诡谲的艺术特色。俯视人间,时间短促,空间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间沧桑的深沉感喟。除了从文学的角度,我们该如何读懂唐诗呢?翻阅《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此书,教授王敖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去领会唐诗。从地理学、制图学的角度去考察文学,实在是我以前没有想象过的视角,不知道这样子的梦幻联动能够擦出什么样子的火花呢?王敖教授打通了不同文学体式的壁垒,清晰揭露了中唐时期地理学与文学之间多样且流动的关系。中唐文学大师的佳作很多都被打上了“制图学之眼”的烙印,他们的作品中对地理的描写,使得不同地点与文本构成互动。
王敖教授首次研究的此种中唐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的奇妙联动关系是多重的。他通过对这两门学科之间相互交汇与重叠情况的全面深入考察,意在指出在中国那个巨变时期两大重要思想领域之间的类同与互动的关系。中唐时期两大领域的大师在推进深入探索世界的同时,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情景空间,文学和地理两大领域的文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被广泛地生产与传播。两个领域的文本在空间呈现上可能会具有相似的视角,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交织,这种影响不是单向的。王敖教授通过考察中唐时期的文学大师们的地理知识如何与文学感受共同作用而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纷繁复杂的空间想象来研究空间如何透过中唐文人们的思想滤镜,变形成为映射在文学接受面上的影像。文学作品绝不仅是被过滤后地理世界的被动反映。经过文人独有的文学感受力的调和,空间想象拥有了一种能将各种地理学的测量和知识转化为人们的情感和想象的创造力,使得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因素充满生命力。除了在文学领域,此等方向还能运用到绘画、雕刻等各个领域。
本书的结构简单,思路清晰,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的内容。首先介绍历史概览,侧重于地理学与空间想象方面,后续几章开始叙述地理学与文学的相遇,提到了很多我们熟悉的大唐文人们,我们将以另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他们眼中的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在大师们的笔墨与脚步之间,我们能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