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00:20起飞的航班,我觉得挺好,打算着上去就睡,然后醒过来就到目的地。
可飞机才进入平流层,有点睡意正浓的时候,加热食物的味道越来越浓,差不多两点左右开始发饭。
特意点了杯红酒,想着能有助于睡眠。不知是不是年纪原因,外出、换地方开始总是入睡困难。
收拾妥当,听着音乐,灯也都关掉,应该有三点了,没有熟睡,反复地醒过几次,再清醒时已经七点左右。
围仍是漆黑昏暗一片,几乎所有顶灯都暗着,小窗板也都拉下来,但偶有打开时能见到外面已是光亮异常了。
是的啊,手表上显示的还是国内时间,和澳洲有两三小时的时差,如此说来,半夜里发的飞机餐应该是当早饭的吧。
不再有睡意,刚好之前一个微信群里有个写文章的任务,腹稿打了有一周多,可以趁着难得的悠闲一鼓作气地写出来。
写好文章交完作业,去洗把脸出来,发现空乘已发下入境卡,也逐渐调亮了机舱的灯,时近九点,又开始准备发饭了。
只是根本没做好调整和准备,被动地接受总还是不爽,当成了早饭所以也吃不下什么,却忽略了这其实是实打实的午餐,吃完了也就该准备着陆了。
2
降落入关都很顺利,莫名的一点担心都成了没必要,按地接导游的话来说,入境单上填的什么内容都先会被当作真实情况对待。
所以在国内出发前反复强调的入境有警犬、箱子里东西有可能会被要求打开检查等,都的确只是可能,几乎所有机场工作人员加在一起也没有几个人。
一出机场大门跟着导游前往候车点,就看见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温度可能有近30度,太阳晒着有点热,阴凉下很舒适。
下午直接游览了“皇家植物园”,几乎都是自然生长状态的各种植物,反正也认不出几个,唯一感受就是且大且密且壮实。
我是抽空拍点花草,但感觉园里的人都志不在游,而是彻底的放松、休闲、享受,草坪、树荫下都有坐着躺着的人,孩子们或者跑来跑去,或者做些简单运动。
第二天的参观项目“帕芬比利小火车”、“圣派翠克教堂”、“费兹洛依公园”、“伯克步行街”等,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当地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特点。
3
人少,墨尔本8800平方公里,是澳洲第二大城市,人口500万。
屋矮,除了市中心,极少见到超过两层的房子,而且凡超过百年的建筑必须保护。
自在,高收入高福利,所以人们不为生活所迫,九点上班,五点下班,不加班不拼命。连旅游团都是九点才出发。
悠闲,在墨尔本两天刚好赶上周六周日,但是全城除了最后的步行街,见不到几个人,只在公园绿地有各种坐躺和带着孩子出来野餐的人群。
热情,走在路上偶然见到当地人,都会微笑示意,坐小火车从启动到下车的一路上都有人在车外微笑挥手,还有带着小孩子的家长认真教他挥手,口里还叫着“hello”。
干净,街上没有清洁工(估计时薪20澳元以上也请不起),也极少有垃圾筒,但就是没有垃圾,连游客们都自觉起来了。
秩序,路上红绿灯不多,见不到交警,但车辆通行有序,无抢行,无鸣笛,路口心是车让人。
4
墨尔本是行程最仓促的一个城市,从周六下午飞机着陆到周日晚上再次飞离,一共也就30小时不到,又适逢周末,所以可能也只见了个片面。
倒还是挺想见识一下日常状态下的墨尔本,再次将自己的印象进行对比核实,虽然只是个匆匆过客,但莫名地还是有点在意。
特意提一下当地的导游,Roger张,是台湾移民过来的,有点帅气和风度的一个男人,两天里操着温柔的台湾腔尽职尽责地讲了很多。
自然、地理、政治、人文、运动……,凡是要参观游览的,凡是途经有特色的,尤其我坐他身后一排座位上,听得清楚,也能及时和他呼应,经常提出疑问,也都能得到回答。
姑且不论是职业操守,还是个人知识积累丰富,尤其是各种年份、数据都能做到清楚交待,让我这个“史地文盲”是佩服不已的,于是这两天也做了很多笔记,相当是认真响应出来前领导布置的学习任务,充电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