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睡觉前偶然看到一位高中小朋友的随笔,写了一些在地铁上的见闻、趣事,轻松的叙事口吻甚是可爱,于是乎,也想记录一些在地铁上的见闻,留给若干年后的自己回味。
一、公交和地铁:
作为一枚爱苏州爱到深沉的小娘鱼,我读大学也没有出苏州,四年的大学时光都是在比较偏僻的独墅湖高教区度过的。由于当时还没有地铁通入高教区,大学里的出行基本上都仰仗于公交。
熟悉公交的人都知道,公交最头大的问题就是晚点——这个问题在上下班高峰期尤其明显。此外,被大学同学吐槽最多的就是某几条线路的司机开车过于生猛,一个转弯都能开出赛车的效果,这对于大家的平衡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除去这些槽点,公交车真的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出行选择。这里我就跳过诸如绿色出行、保护环境这些大路货的原因,直接说明我最看重的一个原因。
公交车和地铁比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在路面上行驶的,就是因为这个很不起眼的小原因,让我更好地了解了这座城市,了解了四季变换。记得曾经在西北街一家折扇店买东西的时候,店里的老板娘说起不喜欢地铁,因为太快了,而且在地底下穿行,会错过城市里很多美好的风景。对此,我是非常赞同的。老苏州似乎还是会比较习惯优哉优哉的生活,故而,地铁这样赶场子一般的速度确实会不被老苏州接受。
一直以来,在公交车位置允许的情况下,我比较习惯坐在靠窗的位置,这样手肘就可以有个支点,托着腮帮子,可以很舒服地围观窗外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景、形形色色的事。下雨天的时候,会很庆幸自己在车里,不用像车外骑车的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要提防身边的车子带起的“浪花”。大夏天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命是车里的空调给的,一出门就要成肉干了。深夜的回程里,窗外的风景会给一天的疲惫增添一些光怪陆离感:或明或暗的灯光撕开墨色的夜幕,偶尔的反射和遮挡,勾画出城市最真实的百态。当然,还有一件让我着迷的事:公交车一晃一晃的感觉。其实,公交车正常行驶时的晃动频率真的对失眠患者很友好,在大三大四被失眠困扰的时候,我真的很享受在公交车上晃动的时光,那是我大脑特别放松,也特别容易瞌睡的时候。
因此,当行进路线进入地下世界的时候,这些景色以及晃动感都不会存在了。如果说公交车是行走的纪录片,混合着城市的人文、历史、风景,那地铁于我而言更像沙丁鱼罐头:高效、快捷但拥挤,是更加现代化城市的代言词。
二、沙丁鱼罐头or鲱鱼罐头:
相信每天挤地铁的人都体会过那种挤到无法动弹的感觉,无论是站票还是坐票都无法避免:站票党可能是前后都被人家的双肩包夹住,无法大口呼吸;坐票党虽然不至于被挤倒,但是站票党的手提包、双肩包会从四面八方袭击你那专注手机的脸,用沙丁鱼罐头形容高峰期的地铁还是相当形象的。
当然,相对于化学攻击,这些物理攻击真的有些不值一提。其实发生在地铁上的化学攻击,在公交车上也会出现,只是公交车有件神器:窗。地铁有了速度,就只能牺牲这件神器,所以在极热或者极冷的时候,车厢里总是会有一些让人崩溃的气体产生,这种时候,地铁车厢可能就不是单单的沙丁鱼罐头了,而是进阶版的鲱鱼罐头。
三、年即是空:
相较于平时的拥挤,临近过年的那一周,就是肉眼可见的人少了。腊月二十九的那天下班,地铁真实破天荒的空空荡荡,仿佛回到了4号线刚开通的时候,车厢里都没什么人。
也就是那天,很多北京上海的朋友在朋友圈刷空空荡荡的地铁。继北上广深后,苏州成了全国第五大春节期间的空城,这种感觉真的有点魔幻。不过细想之下,似乎也很对。曾经的同学,有不少去了北上广深,也有不少去了国外,现在身边的外地朋友不在少数,所有的人都在往更好的地方奔去,为更加美好的前程奔走。
年二十九回程的路上,在大约是吾悦广场的地方,车厢里进来一个推销的人,说是刚创业。平时的话,我是会很拒绝这样的推销的,但是那天,不知道是看着有些心酸还是别的原因,我没有拒绝,加了微信,然后目送他前行的身影,在车厢里所剩无几的乘客那里或成功或碰壁。学生时代的我可能无法理解这样厚着脸皮的样子,但是工作后,就能体会到这样过年还不愿停歇、不愿放弃的做法了。
“空即是年,年即是空”,这就是苏州地铁的写照,也是很多大城市地铁的写照。
平日里,穿行在城市地下隧道的地铁仿佛活力泵,将充满活力的新鲜的血液输送到城市各地。每一滴血液都有自己奋斗的目标,千千万万个小梦想就能托起一座城市的大梦,让城市永葆青春,永远活力满满。
一到年关,外来人员抽身回家后,偏远的农村就成了小年轻,而一直活力满满的大城市则“一夜白头”,成了垂垂老矣的长者。
或许,地铁只是一座城市的出行工具,充满形形色色的人,或神色匆匆,或神情低落,或神采飞扬,高效便捷地连接起人们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连接起现实与梦想。地铁上每一抹神色,于城市而言不值一提,但是于个人而言,或许就是所有。拥挤的车厢,塞满了梦想,塞满了活力,塞满了辛酸,晃荡晃荡地驶向了各自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