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阅读中国著名商业顾问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一书中,提到一个概念“课题分离”。对自己触动很深。
“课题分离”是奥地利心理治疗师阿德勒人际关系三部曲之一,教你如何应对人际关系障碍。
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的核心思想便是:把问题看作两部分,一部分是我自己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和我的行为态度有关,也是自我的责任,而另一部分则是别人的。 而课题分离的总原则便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我想到了自己其实也是曾经运用了课题分离对家庭关系的融洽处理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比如说曾有一段时间我和我老公的关系有些僵持。原因是,通常情况下,我老公的年收入是大于我的年收入的,这种关系一直维系到疫情发生的时候。疫情之后,老公的生意收到疫情严重的打击,销售结果受到很大影响,这令我十分担忧家庭的经济状况,孩子的教育经费和开销,房屋的还贷,还有生活上开支和支出,我一度曾经陷入极度地家庭忧虑。
当时不知道课题分离的概念,可是与其担忧不如行动,后来自己也就面对了,认识到,那不是我能负责的问题。我能解决的问题是,我在自己的方面怎样能够提高家庭的收入。我是这样办的。停止担忧家庭经济问题,找机会和方法,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去争取兼职工作的机会,停止抱怨,为了家庭的大目标共同努力。
我实现了我的目标,找到了家庭氛围的平衡点。其实,这也应该算是运用课题分离,避免了自己的焦虑,转化成动力而解决了实际问题的案例吧。
目前在对待孩子升大学的问题上,我也想到了课题分离。
孩子明年要升入大学,本打算申请离家较远的大城市的一流院校,我很是赞成她的打算,认为,孩子小,需要离家去外面的世界闯闯最好。可是最近,我听到孩子的想法转变了,她申请了我们当地的院校,当然,我们当地的院校也是不错的院校,可是,朋友总在问我,你孩子条件那么好,应该去大城市,大院校,在家跟前儿,机会不会很多的。这些因素确实曾经给了我一定的烦恼。让我觉得我在朋友面前底气不足,担心朋友瞧不起自己。明白了课题分离后,我想法改变了。
我不会再为我的面子问题而担忧了。孩子的决定有她的理由,孩子认为疫情期间,各大院校上网课大于在课堂上上课了,与其花费用租住处,还上网课,莫不如选择在家跟前儿的大学上课,住在家里,不用付租房租金,完成本科专业,在继续完成双学位学习,一个学位计算机科学,另一个学位社会学,这样,等到本科毕业,如果还想继续深造,再着眼名校硕士学位申请。我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后,我反而特别惭愧。孩子的想法很不错呀,还为家里的经济条件考虑,不希望给家里添更大的压力,而我却在那里瞎操心。我告诉自己,分清自己的责任, 不要再瞎操心。
我的收获就是学习新知识就是有用的。它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减少无谓的忧虑,提升了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建立了信心,家庭和睦,孩子成长健康。
这全都得益于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