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实现的预言
前天和朋友聊天,不一会儿,她说了好几次:“我身体不太好......”
我赶紧提醒她说:“你已经说了三次了,以后别这么说了,一个人常说的话,真的会成真的,你刚刚不也说了吗?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要病一次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预言:一旦你说了一句话,因为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你会把事情朝这句话预言的方向去推动,以此来证明——你是对的。
这就像你给自己安装了一个过滤器,你会自我合理化,你会自动忽略掉不符合预言的事实,反倒去关注那些符合预言的消息。这样一来,你看到的世界,就符合了你的预言。这样也就证明了,你的预言是有道理的,是对的。
这种选择性注意也就是自我实现预言的关键机制。
所以,如果要预言,尽量想一些积极的好预言。那如果预言是坏的,该怎么改变呢?
2.改变从体验开始
你也许听过一些提高自信的方法,比如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是最棒的;临场前对自己说——我可以的等等。
最终,你会发现——然并卵。面对他人时,你还是会自卑;上场后,你还是会紧张得不行。
如果只是告诉自己要如何如何或者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其实,意义不大,甚至会适得其反。毕竟,内心里你还是自卑的,那样反而会亚历山大,不会有好结果。
还记得高一时,第一次月考,我的语文居然挂了,要知道全班不及格的,十个人都不到呀,简直难以置信。我是很沮丧,不过并不十分担忧,为啥?因为我一向认为自己语文是最牛逼的那几个。结果呢?期中考试,我就变成前三名了。
为啥我会这么认为呢?因为从小我就爱好读课外书呀,因为之前我的语文一度名列前茅呀,而且从小我就觉得——爱读课外书的人,一定是有出息的。你看,因为之前有成功的体验,所以,再达到那个高度,就会更容易。
所以,若想改变,就要先行动,行动还要成功。有成功体验的信念,才会让你真正改变。
最简单的,你可以调动回忆,让自己去体验从前成功的感觉。比如上台前,花两分钟,闭目回忆,曾经的成功经历,让自己去感受当时的状态。
没有类似的成功经历呢?那就去获得这样的体验,这也是为何我一直坚持跑步的原因,我要让身体尝到锻炼的甜头,从而让自己脑海中的想法改变。
当我想说——我身体不好时,就会想到—— 不对呀,我一直在锻炼呀,大脑中的观念就会彻底改变。你甚至会认为——我身体不可能不好呀,你说你的身体会不会越来越好呢?
事情太大太难,不容易获得成功体验,怎么办?那就在做难事之前,你也可以先做个简单的,获得成功体验。因为小成功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成功。
另外,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那就去和什么样的人多接触,他们的体验会感染你。接近那些有此体验的人,在他们身上学习,慢慢地你也会成为这样的人。
写在后面的话——
做一件事不成功的原因无非两个——方法不对或者坚持不够。举个例子吧,有许多人苦恼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我也曾经一度怀疑——没有环境,难道此生口语不行了?后来,才明白——跟读就可以了。明白了有用吗?屁用没有,为啥?没练呀。
曾经我也练了,不过还是没啥提高,为啥?没长期坚持练呀,还没尝到成功的体验呢,大脑中根深蹄固的观念还没改变呢,你说能改变poor English的状态吗?要坚持多久呢?我才不会跟你说什么因人而异的,虽然是对的,不过还是有耍流氓的嫌疑。一百天是一个坎,你自己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