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毕业后被分配到鸡公山上的乡村小学。对于生于60年代的我们来说,物质的匮乏不是问题,主要是精神上的孤独。圈子狭小,眼界狭窄,连书看都没有,有的人喜欢打麻将,而我则喜欢种花,把写作当做心灵的出口。”
在无镜书店的分享会上,詹丽老师跟大家聊到她三十年的山居岁月的时候这样说。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人除了温饱之外还有精神需求,而精神需求才是决定人幸福指数的最高标准。每个人的精神需求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欢打麻将,只要麻将桌边一坐,立刻精神抖擞,百病消除;有的人喜欢收藏,淘到心仪的古物,激动的彻夜难眠;有的人喜欢钓鱼,蹲守在池塘边一整天也兴趣盎然;有的人喜欢写字;有的人喜欢画画,有的人喜欢写作……
漫漫人生路,有很多很多的路口,我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那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口。有的人可能很早就发现了那个出口里的亮光,一路前行,星光大道;而有的人则跌跌撞撞,摔打无数次也找不到那个出口;有的人则反反复复走了很多弯路,迂回许久才发现原来那个出口就在自己来时的路上,多次擦肩而过。
无论怎样,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出口,走出人生的藩篱。
山居岁月,清苦寂寥,詹丽老师养花种草,写文,在自己的世界悠然自得。她有几次机会可以下山,可是她都放弃了,因为她习惯了山上清幽的环境,爱上了山里的一草一木。人一旦有了自己喜欢的所在,在哪里生活又何妨呢!
那天晚上,在张姐那吃饭,聊到很晚。她的小院优雅别致,我一见钟情。为了打造这个小院子,她付出了很多心血,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都亲手设计建造的。利用周末时间,去野外收捡瓶瓶罐罐,去山里寻找树根野花,去废旧市场淘枕木、石槽、风车等古物。学美术出身的她,把这些物件随便摆置一下,配上花草就是满满艺术范儿的工艺品。她说那是她儿时的梦想,再不做就老了。
有梦想的人生是充实的,为梦想而努力并实现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其实,梦想就是自己的出口。
我的出口在哪里呢?写作,像詹丽老师那样,没有目的地去写,随心所欲地去写,还是逼自己一把,尽全力去写出另一片天地?我不知道,也许写作是我的出口,我已经懵懵懂懂地走到了这个路口,朝这个方向前行,不管前面路有多远,也不管将来能到哪里,我想我会一直向前。
其实,相对于写作,我更喜欢写字,我喜欢或浓或淡的墨香,喜欢笔走龙蛇的洒脱,喜欢静心书写的安宁。漫无目的,随心所欲,高兴时写,忧伤时写,孤寞时写,笔端流泻出或轻或浅的心境。
如果可以,我也想象詹丽老师那样,像张姐那样,有一个自己的院子,四季开满鲜花,闻香品茶,不管外界的喧嚣与繁华。
如果可以,我还想徒步去看世界,不一定像户外的朋友那样,走最狠的线,看最美的景。就是随意地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感受不同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看最真、最原始的人生百态。
或许,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自己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