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末的背影
子衿是儿子的名字,取自《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饰,寓意贤才!可事以愿违,儿子学业很糟糕。
无法追溯的曾经。
儿子从出生就特别乖巧,很少顽皮哭闹,体弱的我,月子里的一场高烧,顺理成章把看护儿子的天职移交给了他的爸爸。
休完产假一上班,又开始昏天黑地的拼命三郎地忙工作,事业顺风顺水。娘家妈和爱人就成了儿子的专职陪护,以至于我偶尔抱着子衿在小区散个步,不熟识的邻居,总是窃窃察察:“是孩子妈妈吗?不会是保姆吧?”
儿子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慢慢长大,也许是爸爸带大的缘故,他性格温和,品行纯厚,从百天就显露出容貌的俊朗,人见人夸——遗传取优的典范。为此我麻痹忽略了他的蔫淘,随意,袜子衣帽到处丢,作业功课得过且过……爸爸毕竟是男同志,顾了孩子吃喝玩伴,就顾不上学习启蒙,儿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倏忽小学即将而过。
一直到校内小升初直升测试,惨不忍睹的摸底成绩,才震醒了我!子衿在学业的征途,已经落得太远了,而作为一位常被称赞为“名师”的我,在儿子成长期间培养了那么多优秀学生,得意弟子,却唯独荒废了他!内心的懊悔让我决然回到六年级,“亲自操刀”,做了他的班主任及语文任课教师。
可这一年,心力憔悴,鸡飞狗跳,三天一训斥,五天一责罚,儿子很懂事,总是说妈妈我错了,很怕我,学得很辛苦。我也越发焦躁冲动,也很失控……
比较失败的一年,让我不得不静下来反思。整个暑假,把绷得紧紧张张的内心,舒缓下来,我放过了儿子,也放过了自己。
我开始坐下来看书反思,犹太华裔沙拉的《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给我莫大的触动,教育的本源是纯粹的真爱,培养的方式是温情的规则,蹲下来陪他一起看他眼中的世界,给予信赖,帮助,快乐!
短短三十天,我开始学着放下焦灼,陪着这只小蜗牛“散步”。我们一起数学速算比赛,共同观看英文电影,分享亲子阅读书籍。还报了他渴望已久却被我屡次扼杀的街舞班,绘画班。看着他阳光帅酷地在大庭广众之下潇洒甩动舞步,释放宣泄自我;陪伴他安静专注在闷热的画室,手握画笔目测比例,在画稿上勾勾画画描绘,那些瞬间,我眼睛是时常湿润的。
我决定——作为妈妈,我要改变!
我相信——作为儿子,他会逆袭!
开学了,我们搬去了主校,升入中学部。一切又都是全新——新的校区,新的老师,新的科目,新的征程,还有全新的我和儿子。
他稚嫩叫妈妈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嗓音开始变声憨憨沙哑,整个夏季,个头像拔节般窜高。去卫生间时,不动神色开始懂得关门,三角裤头换成了齐头短裤。早起知道独自下楼给我们买回早餐,也不再嫌弃厨房垃圾的赃臭,负责每日的清倒。出门时像个小管家,“妈妈你钥匙带了吗?再看看手机,你这身衣服不需要穿高跟鞋吗?”太多类似的生活琐事不断提醒我,他已经长大了,作为妈妈我呢,怎能停止不前!
第一天开学,我握着车钥匙,战战兢兢开车上路了,我是会开车却懒于开车,惧怕开车的,总是依靠爱人,让他每天来来回回接送我们。可我知道,妈妈是儿子的最鲜活的榜样,我的胆怯惰性就是他的退缩庸散。我们开始每天早早起来,车载音乐放着他喜爱听的韵律欢快的英语歌曲,行进在晨光的清新的宽广马路上。
他开始和我絮絮叨叨说起,新校区的咖喱牛肉盖饭如何可口,多功能一体机如何神奇,同桌小个子优等生张博涵怎样厉害,又不忘啧啧说自己也很牛掰,做题速度紧跟其后。
短短开学几日,他总是开心的自我表扬,他确信自己是进步的,我感到欣慰和惆怅,他难得涌动出来的自信和斗志,可我知道这些实在是微乎其微的改变,但至少我和他开始慢慢走近,徐徐调整,我们开始遥望远方!
一向古板教条的我,这些天我总想和儿子“亲亲”,虽然他12岁了,已经知道羞赧的不愿意和妈妈亲亲热热了,可还会哄我开心,象征性的轻啄一下我的面颊或嘴角。
我发自内心的失落和遗憾
——我曾经错过的美好时光
可我又无限斗志和昂扬
——我和子衿在逆袭的路上!
我突然萌生一种想法,初中三年,亦师亦母亦友,相知相长相伴的时光,点滴记录,完成我们原创亲子教育手札!我们的曾经、当下是“学渣”,可谁又能说定未来的事情呢!
我和儿子郑重地说了想法,这个“恢宏”的目标是需要我们共同完成,得征求他的意见!他低吟了一下,沉稳地说“好!”
这是我们母子的约定和承诺:
他成就他的逆袭
我书写我的梦想
书名为《我和子衿在逆袭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