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几厘
01
懂你的人,不合而群。不懂你的人,合而不群
小时候我妈总说,“你这孩子,怎么整天宅家里,不去跟同学玩,这么不合群,以后长大没朋友可怎么办”
从小到大,我想每个人都和我一样,被告知要合群,只要抗拒合群,你就是不得体。于是有多少人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热络和追随里。
我从小是不爱说话的人,喜欢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听大人说的次数多了,心里面好像认定他们说的不合群就是一种不好的性格。心里有时还因为这个原因挺自卑的,可是就算面前围着一堆人聊来聊去,我还是觉得没什么想说的欲望。
大部分父母潜意识里就会认为,小孩子不爱说话,不合群就可能会影响以后的成长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我看来,不合群其实并非和性格相关,它只是代表一种态度。
02
有时会因为不想与人同流合污而怀疑人生,但我想说"这种孤独虽败犹荣。"
之前看过一本书,有这么一句话,“寝室是堕落的温床”,因为四个人,三个人打游戏,第四个人不玩,为了合群,于是也加入了战斗的队伍。
突然想起了我大学时候也有相似的经历,上大学那会,我们宿舍是四人住的那种,这是我第一次过集体生活,有兴奋也有担心,担心舍友会不会不好相处。
事实证明我考虑的是对的,几个从来不认识的人在一起生活几年,能够彼此相安无事好像也挺难的。
宿舍除了我,其他三人都是抽烟的,还特别喜欢玩游戏,经常一起玩到很晚,搞得早早睡觉的我,总会被烟味呛醒。我无数次的劝告无效,只能忍着不同流合污,成了这个宿舍的圈外人。
除了晚上休息在宿舍,平时我们几个连吃饭都是各自吃,同一屋檐下的我们,就像熟悉的陌生人,而我是这个宿舍最不合群的一个。
后来的我参加了一些学校团体,认识了很多人,大学生活也算过的充实。而舍友们依然坚守在宿舍游戏的第一线,继续沉沦。
如果这个群体里没有我想要的,而我想要的我自己都有,又何必被一个合群的潜规则挟持着走呢?
03
合群,是所有人的保护色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天生有结群的本能。
在群体中,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也就是说,人人都要学会从众,因为特立独行是集体主义最要扑灭的。“不合群”是一件很冒险的事。
我有一个朋友k,他是做金融行业的。最近找我喝酒倾诉,他说虽然进公司好几年了,还是觉得跟公司的人相处的不太好,因为他觉得他们特别假,明明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却总是不受待见,而新同事的八面玲珑,却如鱼得水,深得老板同事喜欢。
他也试图着跟同事老板合群,也开始频繁参加公司的聚会,学着同事在微信群里拍老板马屁,但还是觉得很讨厌这样的自己,跟我说好像大家还是不太喜欢他,垂着头问我,“合群有那么重要吗?我该怎么跟他们相处”
我拍着他的肩膀,回复他没有必要为了别人做自己勉强的事,做不到别人那么八面玲珑,那就认真做好自己就够了。很多人看起来成群结伴,其实内心一样孤独。
04
不用那么努力去合群
每个人内心还是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接受的,这并没有错。但是我们都应该看清楚,这个圈子适不适合你的加入,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圈子,就不要勉强去合群。我更觉得,低质量的社交,还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因为孤独,而去迎合、讨好、带有目的性的去合群,真的没有什么必要。
尝试着去努力一下,适当的独处更有利于一个人的思考,刻意的去合群,只会拖累你的成长,浪费你的青春。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源”,就是因为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才是美的,大家都一样就没意思了。
人生来都是孤独的,我们都需要朋友,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陪我们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但我们不是为了孤独而去选择合群。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找志同道合的人身上,不如在自我独处的时间里,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我认为三观正的人总是有那么些不合群。这起码比同流合污、磨灭天性强的太多了。
所以我们都不要太用力去合群,特立独行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