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叔家在农村,父亲教导我让我经常去,说是“接受贫下中农再育”。于是每年暑假我便在我叔家度过。
记得叔家有头三岁大的母牛,因伙食跟不上瘦得皮包骨头,可我还是很喜欢。
夏天里,蛙鼓蝉鸣声中,刚从池塘爬上来,身上不着寸缕,一身泥水,便编一个柳枝做成的草帽,用芦苇的叶做一支短笛,然后匆匆忙忙爬上牛背,在伙伴们羡慕的眼神中踏着夕阳,回到升起乳白色炊烟的叔家去。
那时我特别顽皮,调皮得有些坏坏。调皮的故事几萝筐,干坏事差不多能装一车皮。
村里有个和我差不多的小女孩得了“半日病”怎么也看不好。我骑在牛背上产生灵感,便从池塘里捉了只癞蛤蟆,偷偷溜进了那个女孩家里。
赶巧她家没人,她又睡着了,我便乘机将癞蛤蟆装进她的衣兜里,又用针线把口缝上,做完这些刚要逃跑,却被女孩父亲发现,于是大叫,女孩惊醒,摸到口袋里正在动的癞蛤蟆哇哇大哭。
乘女孩父亲哄她之际,我狂奔而逃。没想到第二天女孩病就好了,为此我还得到大人们一番猛猛的夸奖。
为了奖励我,女孩父亲专门去大田地里捉了只野兔,我妈炖了,我美美地吃了两大碗。母亲在旁边笑眯眯地“预言”我的未来:将来起码能当个赤脚医生。
我这个恶作剧歪打正着,从那以后,谁家孩子得了疟疾,就捉一只癞蛤蟆缝进口袋,孩子一受惊吓准好。至于什么原因,我也不明白。
从此我和那个小女孩便成为好朋友,经常坐在牛背上过家家。我当然是“老公”,她顺其自然成了“爱妻”。
家有了,可得有孩子呀。我就说:我喜欢这牛,就让它做我们的孩子吧。“爱妻”反对:人不能生出牛的。于是作罢。
我们的“孩子”还没诞生,叔家的牛却有了孩子。小家伙生出没几个时辰就晃晃悠悠地站起来,摇摇摆摆去找它妈妈。
牛妈妈自然疼爱地用头去触碰自己的孩子。一晃七八年过去了,我这个“老公”和那个“爱妻”都长大了,而叔家的那头牛也老了。
终于有一天病倒了。等我去叔家时那牛却不见了。问叔,叔说病死了,你脚上有它的皮呢。
我低头看脚,原来脚上的“皮鞋”就是用那牛皮做的。问婶,婶说:那牛死时看着我们,眼睛大大的,还有泪从眼角流下来。
我心中升腾起莫名的疼痛。我问,没了牛,家里不就没了劳力了么?婶说:它生的牛可通人性了,干活特有劲。婶的话让我仿佛看到了那老牛的影子。
十多年后,那小牛也老了,几乎和我婶在同一个时间段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两头牛从此就生活在我的梦里。我穿过的那双牛皮鞋,至今被我珍藏着,想它们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算是对自己有个些许的安慰。
我想,牛尚能如此,我们人更应该珍爱生活,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这个世界。
(未经作者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