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寒晨夕
副标题——《文章缺少故事性,就缺少了趣味性》
对普通大众而言,文章的趣味性比逻辑性更重要,或者说更受众。
历史学不好,一方面是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是老师讲课不风趣,不连贯,朝代的更迭和时间线衔接得不够紧密。
其实,贯穿整个历史时间线的所有事件和所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产物,都是可以用故事来讲解的。一旦老师把历史事件以讲故事的方式声情并茂地讲出来,相信大家上历史课的时候一定是很认真,且求知欲非常强的。
我小的时候,历史课老师讲的课程就相对比较贫乏,缺乏趣味性,我们应对考试的最好方式就是死记硬背,虽然其中也有人把历史事件以故事线索记录在了脑子里,但是能够熟练记忆历史事件、历史时点的人其实并不多。尤其是历史时点,经常混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其产生的深远意义理解得不够全面和深刻。
所以,学习历史离不开故事性,有了故事性,就有了趣味性,从而有了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就有了把故事串联起来的逻辑主动性,进而对历史全局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和研究。
写文章也一样,文章没有受众,和文章缺乏故事性有很大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没有故事性,依然可以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好文章,但是这些好文章,大多数是集中在理论研究领域,从社会的普及度方面来看,缺乏故事性,依然是文章受众受限和推广受限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在各个平台上基本上都可以读到爆文爆款,其中有很多非故事类的文章,但是更多的则是故事类的。无论从文娱角度,还是推理角度,或是新闻角度,很多都离不开故事的植入,甚至全文纯属故事类文章。
非故事类的文章,必要的时候需要用示例来说明,如同数据的说明一般离不开更加直观的图表演示,非故事类的文章如果要有广泛的受众,适当地引入一定的故事或者案例,则是引导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动力。
被大众喜闻乐见的,依然是故事类的文章更多一些。更多的散文离不开故事的叙述或引入,而几乎所有的小说无一不是故事的跌宕起伏才吸引着读者层层深入。
一部小说的诞生,离不开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而一部优秀的小说,更是离不开高潮迭起、跌宕迂回的故事脉络。正是有了一个个故事伏笔,才让读者有了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写文章,如果总是得不到理想的反馈,那么就要静下来想一想,到底是文笔出了问题,还是故事情节出了问题,抑或是选题出现了问题。
最近这段时间,在多个平台研究了一些文章,基本上总结出了爆款文的几个关键的制胜法宝:
1、一个吸引人的好标题。
这一点决定了读者会不会点开文章去读。一般爆款文都抓住了这一点,而好标题基本上都聚集了读者的好奇,或者颠覆了大众的认知,或者是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痛点问题,让读者第一眼看到就有共鸣,想进一步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而接下来文章的内容,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2、文章前两段和后两段非常重要。
这一点决定了读者能不能读下去。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大家的时间都很紧缺,一般读者点开文章进去之后,比较常见的操作是,把首尾各浏览一下,如果前后都不吸引人,那么直接就退出了,就没有兴趣再去浏览中间段落了,即使你中间段落写得非常精彩,对于读者而言,都是不够吸引人的,不值得他去花费几分钟浏览一篇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吸引人的文章的,点赞、评论等后续的操作就更谈不上了。
3、整篇文章的连贯性和故事性,决定了文章的可读性。
连贯性,首先要求的是没有错别字,分段要有章法,排版要舒适,不要没读几句就一两个错别字,句子与句子不连贯,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清楚,转折或者承接不够紧密,有的段落是超大段,没有做到合适的分段操作,排版没有主次,等等,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或多或少会影响文章整体阅读的流畅度,一篇文章读起来越流畅,就越有读下去的兴致。
可读性,则是要求文章有一个主旨,然后围绕这个主旨展开的一系列故事或者推理。如果缺少了故事性和逻辑推理的严格性,那么整篇文章就只剩下文字的堆砌和华丽的陈设,缺乏一定的内涵与影射,读者读完之后没有启发,最终对于读者而言就是时间的虚耗,听了一大堆道理,但是缺乏的是对道理的运用能力与实践操作的主动性。
4、字数大多都在800-2000字左右。
当然,这个字数不是绝对的,但是基本上这个字数范围的文章大都比较受欢迎,当然,这个受欢迎是基于上面三个因素的基础上的。
字数太少,文章还没讲清楚问题,就已经到了尾声。不过我们不能排除800字以内的爆款文也是比比皆是,在本平台上就屡见不鲜,但是这类文章能够真正经得起推敲吗,这个问题值得商榷。如果字数太多,读者读着读着就走马观花了,一字一句读下来的人也有,但占少数。
所以,适当的字数,也是取胜的一个因素。
综合以上几个点,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前三点,最后一点,关于字数,也只是多数情况下如此,或者仅仅基于我个人的研究范围,在此之外的很多例外,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所以,无论是一般的文章,还是爆款文章,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文章的故事性决定了趣味性,而故事性的体现离不开人物角色的个性化和故事情节的多样性与不可预测性,这一点,则严格地考验着试图在写作路上取得成就的每一位作者。
突破自我的设定,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让自我充分地表达和放飞,才能有好的作品呈现。
作者永远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环境中去构思,更不可只读圣贤书而忘记体验生活,其实生活才是能够给予我们最为宝贵和真切感受的思想源泉,有了切肤之感,才会有来自灵魂的反馈。
趣味来自故事,故事来自生活,生活源于脚踏实地地感知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