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拓思,开启教练之旅,是个快速决策的过程。2个月前,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才知道有教练技术,而在这次谈话中,对教练的认识,也仅仅认为就是对人的辅导。虽然对这个领域一知半解,但抱着系统性学习以及希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下半场多积累的目的,快速锁定了拓思,并迅速决策直接报名进行全模块学习。坦率讲,真正走进拓思课堂前,在我的脑海里对教练技术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6月底的周末,三天的M1的模块的学习,刷新了我对教练技术的认识,从一知半解,到畏首畏尾,再到迎难而上,这三天,我的内心经历了正确认识后的波动。
第一天的学习,异常兴奋,吴导的经验和气场深深的吸引了我。从无知无觉,到有知有觉,再到先知先觉,和正知正觉,成为有效领导者是需要自我重塑,改变自己,从而去影响他人,最终让他人愿意改变自己。通过领导者角色的分析,我发现自己属于顾问式领导者,习惯从解决问题的视角出发,提供给员工专业的建议及意见并给予正确的方向,更多的关注的还是我自己,和事本身。虽然自己做管理工作多年,总告诫自己要以人为本,但其实到今天,我才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管理,还依然停留在对事的管理,而非对人的管理。
第二天的学习,有点迷茫。了解到教练技术是通过有方向,有温度,有策略性的对话后,支持客户往内看,看到自己的盲点,干扰,可能性,为自己及团队做出选择,有效达成目标。教练关注的并非行为层面简单引导,而是真正挖掘行为背后的价值观,信念,需要排除干扰后,让被教练者看到可能,从而聚焦在目标上。这些“道”,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理工科出身的我,在教练的学习上任重道远,无比艰辛。下午的CDCA,“术”的学习,在找到一些方法上的感觉时,通过小组演练后,我的情绪一下子落入了低谷,“知行合一”太难了,悟不出,学不会,教练技术远比想象中的难太多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决策。而当我与同组的张晶分享我的感受时,她的一句,你可以的,有挑战才更有意思。让我意识到,不能就这样退缩。
第三天,在学习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后,我发现昨天的畏首畏尾就是典型的Fixed Mindset,理工科出身,没有心理学基础,没有经验,这些全都是借口,改变就先从思维模式开始,积极的拥抱挑战,坚持面对,努力是一定有结果的。在消除了干扰因素后,我又满血复活,课堂上更用心的倾听,更投入的练习,抓住每一次分享的机会,和一群高智商,高情商,高能量的人在一起学习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教练,是不断向内探索的旅程,学习教练之道,先从改变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