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才
引领孩子乐学向学,是师者教育人生的主线,其实,自己的学术观在其中不知不觉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学术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从胚芽开始,同样经历了发育、成长和繁茂的过程,故名之为学术的生命历程。
究竟是怎样的种子,遇到怎样的土质,当初的确有些偶然;但生长的规律却是必然的。
记得我女儿三岁的时候,在一个假日的午后,发现她对着《三国演义》画册的一页出神地看着,不准别人翻动。问她,便认真地贴在我耳边说:“奶奶说的,不听话,打屁。”这时才发现那一页画的是周瑜打黄盖的场景。画面上,黄盖趴在地上,屁股在流血;周瑜的愤怒,鲁肃的焦急,孔明的淡定,蒋干的若有所思,众人的无奈构成了群英会典型的瞬间。
我对女儿绘声绘色地说,黄盖不是不听话,他是因为听话甘愿被打;周瑜打他心里也很难过还假装发怒……“听话为什么被打呀?周瑜为什么要假装生气?鲁肃求情为什么不对?诸葛亮怎么不管呀?蒋干是谁?”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顺着孩子的思考,以一颗童心带着童趣把故事从群英会拓展到赤壁之战英雄志士们的大智大勇;再拓展到人才辈出,群雄并起的三国历史。那一双明净如水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好奇、疑惑、满足和期待。从那一刻开始,茶余饭后的闲暇,就是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和历史的时光。《三国》、《水浒》、《封神》、《红楼》……姜太公、诸葛亮、杨家将、岳家军、大汉天子、康熙帝国……等等,如一幅生动的人文历史长卷缓慢地展开并进入这个学前儿童的视野;上学了,他开始自己寻找、思考。如今,他已带着自己的兴趣、理解和梦想走上了人文科学探索的道路。
学术的种子,其实就是治学的起步阶段,最初始最核心的认知结构。这一核心结构被心理学家皮亚杰命名为“格式”,是人开始认识世界最根本、最基础的架构,是认知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我将之喻为“学术的种子”,是因为它具有生命的生成性;同时也提醒我们,漠视也同样会导致它枯干,萎缩。
自然的种子萌发和生命体的成长表面看依托于环境,实质上是它以自身的天赋对环境智慧地利用的结果。这智慧表现在三个方面:先生根,扎根;再大量地吸收养料;而后充分利用养料将其转化为自我机体的组成部分而不断地壮大自己,以致参天耸立,绿荫如盖,成为栋梁之才。学术的种子,成长规律也是如此:一旦撒落心田,及时的滋润就会使之生根;而它的营养就是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内心这种对外界信息进行摄取和消化的过程被皮亚杰称为同化;同时,将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吸收,使认知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得到补充、丰富、优化并形成独立的、自主生长的体系,这一过程则称为顺应。人的学术体系从最初的核心认知结构格式开始,经过反复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走向茁壮,但要使之不失勃勃生长的生机,就必须保持心扉内外的自我认知与环境信息之间的互通和平衡。
学术之树有其自身的发育规律,但它永远都是生在我们的心里的。当它生根发芽以一个独立的生命体面对你和世界之后,它的生长的品质就完全由你的心灵的生态来决定了。这就是修学必先修心,心不修学难成的道理。至于你的学术之树将来是为梁,为椽,还是为柴烧饭,就看你修心的功力了。既然我们已经洞察学术生长的规律,我们就有信心凭借我们的理性和智慧成为它的主人;据此,也不难发现成为主人的秘诀了。
其一,谦虚。谦是一种智慧;虚则是一种心胸,两者均不可缺少。
谦在《易经》的《谦卦》中,是高山对大地的态度:再高的山,环视广袤的大地,一定是谦恭的,身心永远下沉,这样,不仅可成其稳,心在地下之深层,才会时时感知大地运动之趋势而让自己始终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如果自恃其高而只知飘忽于云端之上,就是《剥卦》所揭示结果,必会在自失中被层层剥落坍塌成泥土回归于大地。面对一个学习或学术的群体及领域,让心沉下来,才能客观地比量出别人水准的高低,继而择善而从;让心沉下来,不浮不躁,心路才得以明晰,虽有坎坷困扰,依旧会淡定从容;让心沉下来,才真正感受到,谦才是实在而强大的自信。
而虚则如山谷,故曰虚怀若谷。虚心是为了纳物。为学第一要义就是尽可能地接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只要有益于己,只要是可以或可能成为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一砖一瓦,均可捡来储备。每个人都可能是你学习资源的一部分,大其心才能厚其学。山虚其谷,方可行车马,纳风月,通江河;人虚其心,学术天地便会自成风色。
其二,守静。非静无以成学,是最能揭示学之本质的一句话;且用双重否定强调“静”的重要性和“非静”的后果。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的,它是对内心学习思考状态的要求,外部的静只是为内心的静创造条件罢了。
为什么“静”对学如此关键如此重要?首先,静可以使内心和内心已有的知识结构保持在平和、客观和准备接受、容纳新的知识信息的一个良好的准备、待命状态,可屏蔽掉不良信息和情绪的干扰;第二,在大脑功能区,静,有利于高水平的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它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加工的关键,也是保证高品质思维及解决问题的关键,不静或不够静的结果是,功能区势能减弱且边缘呈弥散不清的状态,很难集中精力并有高度和深度地思考问题;第三,新的知识信息通过和原有的树状知识结构进行对接来丰富、优化这一知识体系,从而使人日渐渊博,如果不静,甚至急躁,就不可能进行恰当地、牢固地对接,更不可能在知识的新陈代谢中不断优化知识及自我的思维品质。所以,孔明先生的“非静无以成学”,不仅是智者经验的总结,也是经得住科学理性推敲的第一为学准则。守得住静,才守住了学术的命门。
其三,有恒。学,常常和一个人的理想和目标有关,但有恒,重点指的是过程和我们对待过程的态度。
理想好比我们要去北京登长城,而经过的每一个市镇便可以看做是阶段性的目标。有恒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去长城的路,一步都不能少,你只能且必须稳稳地走好每一步;如果你选择的路径正确,就不必为理想和目标的实现与否而焦躁、不安。因为实现的关键已经为你所把握,那就是走好每一步,用好每一天,除此之外情绪和无端的想法都是干扰。如果有许多人都在和你争这个目标,你首先要感谢你的这些同伴,他们同样在用自己的生命历程来诠释你为之努力的理想的意义和价值;让你减少怠惰,焕发活力,释放潜力。人的价值和商品的价格一样,本身就是在与同类的比较和竞争中得以定位和显现的。
你能够做的,依旧是走好每一步;别人不会比你既少走一步又得到上天的照顾而抢先到达。你只能走得稳一点减少摔倒的次数;看清前方的路,免得因方向偏移而绕远;凭借耐力和毅力每天再多走一步,快走一步;如果你的境界高些,那就享受这一过程吧,任何细节里都折射着真理之光,任何光景里都有对生命最生动的诠释。
有恒,让我们走得更踏实,坚定;看得更细致,高远。
其四,精致。面对任何一个学科领域或者一本书,其中的一个名词,一个概念,一个论断,一道试题甚至其中的一个步骤,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都是庞大的知识体系的一个结点。通过对某一个结点,即名词、概念、论断或题目关键步骤的深入理解,分析,拓展而举一反三地感知、理解、把握与之相关的知识体系,且对体系进行填补、扩充,这一过程在认知心理学上叫做精致。
如果我们研究题目养成精致化的习惯,就会达到从不同的角度来透彻地理解这一学科体系,最终达到对整个学科体系的全面把握和充实。使知识的网络不仅处处贯通,且在思考中被自己编织得越来越细密——越细密其再生能力越强。其实,知识树和自然界的大树在生长、生成的机理上是一致的:新芽嫩叶大都是在不断分化之后的细枝顶部末端长出来的,那里是最为活跃的功能区,如人的神经末梢最敏感;植物的根毛区是吸取营养最关键部位,知识体系同样越到精微处越会有新发现,这一点已被各领域的成功者反复证实。所以,学科学习,把握体系,了解全貌,心中有“树”;枝节上寻究竟,细节处求生机,才见真学力。读书亦然,一词,一句,一事,一说,在品味、联想中自有大机趣,大文章,大学问。
学术之树,因精致而日新,学人一生不算长,文明千年不算短,看那老树新枝,欣欣而向荣,秘密就在那摇曳着的“细枝末节”的最里面。
一心向学者,其心因厚学而强大;其学因修心而丰实。学术,在心中生长、繁荣,而最终,要在融入生命的血脉神魂中得到升华。人,因此获得了让自己走向永恒的第二生命——精神生命。在人的气质、思维、信仰和理想中都会呈现出人的精神所特有的光泽,这光泽在宇宙中如星光闪烁;所有的精神之光汇为星河,就是把我们的学术和精神推向未来和永恒的文明的力量。
作为师者,对孩子、教育和真理的爱,让我们感悟到,学术的生命历程,其实,就是我们满怀希望以理性的态度引领孩子追求真理,创造幸福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