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蠢蠢欲动按捺不住国庆假期到来的心,到假期的余额不足,短短的一周,仿佛经历了一个与平日不同的心历路程。
假期的前一个晚下班,同事陆续打上车飞快离开办公室,赶上手上有活儿,走的稍晚。倒也不急,一号下午的车。一号早晨睡了一个懒觉不急不赶的到桐庐寻亲戚一起开车回福建建瓯。
这次假期有八天,但也没有做任何的计划,回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就是回家吧。也曾打算四处走走,也羡慕朋友圈已经在路上的友人。不过回家的样子最简单,不用太多犹豫,以至于临近出行车票还没有订好,选了开车回去。
一号大早被高速堵车的朋友刷屏了,直接刷到晚上还有人堵在路上。我们下午五点从桐庐出发,杭州绕城高速确实水泄不通,一路上盯着地图实时路况,换了多条路线,晚上一点算是开到家了。后悔的觉得还是高铁方便,哪怕没座位挤点也是两个多小时的事儿。在高速路上堵车,时间是没准的事,好在出发的已经算晚,躲过了最拥堵的时段。
二号开始真正在家的一天,起的比往日还早些,和家人一起吃早餐,唠叨家常,刚刚去新的地方工作回来,总有一些不同的所见所闻值得茶余饭后加点聊天的话题。晚上和朋友到路上压马路,计划后面两天可以上哪儿就近的地方走走。在家还是宅不住了,不像以前开个电视电脑可以待上好一会儿。
找了个目的地,做了个一日游的行程安排。三号早晨即出发前往,到武夷山下梅古民居。乘坐二十来分钟的高铁到武夷山,从武夷山到下梅那儿的班车不多,直接打了个滴滴。现在滴滴已经到我们这儿五六线的县城了,实际价格和之前拦个司机砍价差不多,打车和司机砍价也就在我们这儿还有吧。
到下梅古镇刚到中午,来之前看了下门票六十,到村口也不见有检票,径直走进村子里。逃票被说的这么正大光明也不太好。走进后碰上讲解员,厚脸皮跟着听听也无妨。
老宅如今还有居民居住,楼下大多摆点售卖的茶叶,建盏。下梅村位于武夷山脚下,山上采下的茶叶在这里加工后,也从这里被送出去发往各地,下梅因茶叶而知名,被称为万里茶道的起点,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被运往世界各地。
匆忙闯进村子,还没摸清路线,饶了一圈后到了整个村子的核心区域,村子中的溪流把村子一分为二,因此这里也就是村子的中轴线了。两边的房子保留了本身的模样,明清风格的老宅有着历史的沧桑感。两边坐着纳凉休息的老人家和当地人的小摊,偶尔几个游客驻足拍照。
简单带了纸笔,碰到喜欢的古宅就勾绘描写下来,用更细致的视角感受建筑本身的独特味道。
在建筑本身上,村镇算是保留的比较完整,可以清晰的看到古宅囊括了砖雕木雕等工艺,外观古朴美观,颇有艺术韵味。
陆续转过几个院子,沿溪流而下,整个行程算是走完。下梅没有过多商业化后的诟病,民风古朴,不虚此行。
回去的路上碰上大雨,一扫炎热。
四号是中秋节,中秋除了吃月饼 团圆外,好像没有特别的习俗,早早的到舅舅家接外婆过来吃午饭,外婆不太会坐车,有走了几公里的路从城区到新区。这次公司发的月饼,都带了回来,妹妹挑了喜欢的两个,我也尝了半个。回家里,还是要尝尝老月饼,传统普通的造型和简单包装,原料和口感纯正。前些日子了解到月饼礼盒的利润达到价格的60%以上。过多不必要的包装噱头被宣扬,却爆出卫生问题就很尴尬了。抹抹嘴边的都油,也算过完中秋。
五号不知是什么日子,这天喜结良缘乔迁新居或儿女满月的扎堆,早早驾车到小桥镇参加表姐女儿的满月酒,表姐大我一岁,这会儿正带着一对双胞胎忙罗起来。时间过的很快,从毕业不到三年时间,每次回来家乡带给我不同的熟悉和陌生,遗憾和希望。有年老的生命悄然离去,有新生的希望破啼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