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刚下课,一踏进教研组,就看见我班的一个调皮的学生正弓着腰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我有点好奇,本想问问,但转念一想,觉得孩子大了,有可能是犯了一些错误在这里写检查吧。这是他的隐私,还是算了吧。
正想着,又有几个同学陆续进了教研组,身后跟着班主任,她黑青着脸,大声呵斥着:“一人拿一张纸,去写写事情的经过,详详细细,写不完满满一张就别想回去上课……”听着出,他们几个绝对是到了不该饶恕的错误,因为里面有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学生,不仅是他的历史学的比较好,更主要的是喜欢他的机灵劲,尤其是那双眼睛让我觉得如果他能再用功一点,未来一定会前途无量。
从侧面打听了一下,原来他们周日来学校以后,合资买了一件啤酒,结果没喝完,周一中午又喝了,结果上课时一股酒气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奥,我吐了口气,原以为多大的问题呢!这种情形发生在孩子们身上太正常了,他们对于这种流行于社会上的习俗太过于好奇,总得想尝尝那种滋味,总有一种满足感,其实相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如此,对于新鲜事物总想尝试一下。但其实任何不良习惯往往不会成瘾,更多的是我们大人强行把这种叫做“瘾”的东西扩大,以至于让孩子们以为喝酒是个坏习惯,可是在他们的眼中,为什么大人们又那么喜欢喝酒呢?对于大人来说这就不是坏习惯吗?到底谁的说法是对的?他们会觉得不可理喻。
我近来总在看教育孩子的书,所以遇到问题会考虑的更多些。我思来想去,觉得也许最佳的方式应该是放下教训,和同学共同探讨中国“酒文化”,如古人对酒的爱好的诗句,山西杏花酒的历史渊源,亦或是自己喝酒的滋味以及感受,把这样一种写检查的方式转换成写作或者阅读,既给孩子们解开了心结,又拓展了课外知识,而且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何乐而不为?
不过这只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一点点想法,执行起来也许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仍然执着地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仅是教给知识,更主要的教会孩子们如何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