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儿睡得迷迷糊糊,听见兔爸醒来,睡得懵懵懂懂的我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今天是周五还是周六?好像是周六,今天休息,不用早起。
就在自问自答思考的当儿,大脑已经开始启动,睡眠模式自动退出,困意渐渐散去,看看表,才七点,哎,这个兔爸,平时我走的时候他还在酣睡,今天好不容易能睡个懒觉,他却起得比鸡早,成心不让人睡觉嘛。
在一阵叮叮咣咣的碰撞声中,一股奶茶的醇香从厨房飘了出来,这可不是速溶奶茶,是用砖茶和鲜牛奶熬制而成,所以香味浓厚。沉睡了一晚的味蕾也在这香味中苏醒过来。想要叫醒我,饭香味比闹钟更有杀伤力。
吃过早点,刚要洗衣服,又被周先生揽去了,据他说是担心我洗不干净,我也乐得清闲一下。家务活不用做,Oh,my god,今天我要幸福成什么样子?
看画展去!
听说最近美术馆有画展,便趁着周末去看看。美术馆的侧面有一个大石块,上面雕有有几位艺术家的平面像,很喜欢在石头上作画的感觉,每次进门前都要站在门口端详一番,感受那股扑面而来的艺术感染力。
早上馆里的参观者还不是很多,几位看客都是亲子搭配,大手拉小手,一边看一边走。一对父子的对话进入我的耳朵。
儿子:我不喜欢看画展。
父亲:你怎么能不喜欢看画展呢?你学画画,难道不应该看看别人怎么画的吗?
我在心里自问:如果我是那位父亲,会有怎样的回答?
肯定与他的回答不相同。
首先,凭什么学画画就得喜欢看画展?其次,喜欢不喜欢是极主观及感性的一件事情,不涉及应该不应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需要理由的。
在我看来,这次美术画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一些特别的技术在画作旁做了文字标注,有助于让观者多了解一些画画知识;第二是增加了一些其他材料作品的展示,让我们意识到画作不只是纸质的,还可以是木头或其他材料的摆件,如雕花木框、实木的古色古香座椅等等。
这次看画又涨了点知识,关于油画的不同画法。超写实油画更加逼真地还原了物体,笔触细腻入微,油彩层次之间的衔接非常完美。精细度堪比照片,但比照片有更好的技术含量和更丰富的情感。
每次看画展都会给自己限制三个拍照的名额,这样就可以督促自己认真的看,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这次印象最深的一幅画:娃娃戏蝌蚪。这是场馆中最富童趣的一幅画,三个小小子,大大的头,光着脚丫,都趴在河边专心地抓蝌蚪,头上的发髻竟也是蝌蚪的形状。整个画面以线条描绘为主,清新生动。
从这幅画中得到一些启发,画画和写文是一样的,都是从生活中去发现素材。这幅画所描绘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但是这位画家抓住了它,并把它的喜感、童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我很喜欢。
这不是和写文一样么?只不过后者是通过文字来表现而已。
看完画展,仿佛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带着极大的满足感走出美术馆,骑自行车没一会,觉得肚子空落落的,赶紧加快脚步,回家去吃“大餐”喽。
我心中的快乐周末,逛逛图书馆、美术馆,最好能呆一天,不用做饭,不用带孩子,在外面晒晒太阳,就像今天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