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谢地,我还是有大学上的,民办本二,和大家也没什么大的区别,无非是一年的学费抵本一学生四年。开学近一个月了,我一直很奇怪怎么这个高校要从大学改名为学院,明明本科人数够了,导师也够了。无论如何,我这样从小到大都在走读的女孩子,以后都要加入到蜂窝生活了。
爷爷和爸妈一起送我去学校,考虑到奶奶的身体原因不能带她,我知道她心里是难受的。九月十二号报到,十一号的晚上,我们在学校附近找了家小饭店,爸去买了瓶白酒,给爷爷满上。一桌子默默无言。爷爷一杯酒下肚,眼泪就出来了。
——你上大学,就没有人照顾你了。
——嗯……
——奶奶要在家想你了……
——我会经常打电话的……
——唉,从小到大都在我们手里没出去过……
——是啊……
——叫我们怎么舍得哦……
努力把我带大的爷爷,后来哭得压抑无声。
我是舍不得的。学校离家太远,牵挂的一切像藤蔓,束缚着脚腕,勒着心脏。
我咬牙忍住泪水,微微发抖着低头扒饭,像在寒冬的雪里忍受刺骨冷风的兔子。
第二天去学校办了手续。整理好宿舍,一家子累得瘫在椅子上。爷爷拿出一根烟,又塞回去了,嘴里嗫嚅:“宿舍不能抽烟……”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直到下午三点多,我说,你们的火车是四点五十的,可以出发了。
爷爷慢慢地起身,那个动作慢到仿佛过了很久很久。他望了我一眼,转过身,慢慢地往宿舍门口走,走了两步,右手快速地抹了下眼睛就放下了。可他又很快地抬起右手,捂着眼睛,哭出了声。
爸妈安慰着爷爷一起出去了,我追到女生宿舍大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停下了脚步。在那个时候,我忽然想起了龙应台说的,不必追。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落寞地站在原地看着,落寞地一个人回宿舍,心里像是缺了一块,腿微微发软。
有点恐惧。有点难过。
我幻想过一百种想家的方式。幻想自己蜷缩在被窝里哭泣的深夜。
最后发现,想家不过尔尔。
家已经融入了身体,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即使不是时刻挂念,不是通过什么了不得的形式体现出来,家就在那里,不离不弃,冷暖自知。家不会强迫自己去面对一切,累了就回。上个大学而已,乖宝宝们的家庭整得像了不得的离别,过了一个月,双方都感觉也就是那样了,并没有多么撕心裂肺的想念。更何况我家离学校也就是两个小时的动车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我们女生是大熊猫。一个班三十个学生,女生占七个。宿舍是四人间,标准上床下桌,有空调,四个寝室合用一个卫生间与洗浴间。很幸运我分到了一楼最好最大的宿舍,窗户与阳台落地窗相对,两边通风,优雅亮堂,总让我产生自己是小公举的幻觉。大澡堂也是有的,也有隔板,然而运气不好的人每天要光着身子辗转多个水龙头才能遇上生命里那个没有损坏温度正常的淋浴头。尽管我们是大熊猫,我们系的男生每天想的仍然是和传媒学院的联谊,和时尚学院的约会。辅导员是个二十七岁的漂亮大姐姐,说话轻声细语,唯一不好的地方是记不住我们的名字。她曾经因为我们班男生冷落班上的女生去泡隔壁专业的妹子而生气,这件事让我对她好感大增。女人嘛,要为女人出头的。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她的印象分大减,暂时按下不表。
我看过班上所有人的身份证,发现班上有94年的男生,吓得不轻,95年的按道理现在都该上大三了,这个94年的boy竟然义无反顾地来上大一。没错,我就是那个班上最小的97年年底出生的倔强的girl。开学之前我们在群里发了照片,我发现照片堆里有个很帅的boy,好像是我的菜。巧的是他说我很萌,还加了我好友。然而开学之后看到他的真人,我感觉也不过如此啊……估计他看到我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因为……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互黑成风,全然不顾当初相互留下的“萌妹”“帅哥”印象。
别的班每个星期都有聚餐活动,我们班好像更喜欢各扫门前雪。因为我们就算是聚到了一起也是低头玩手机,好像没什么话可以聊,或者是搞小团体,玩得好的才坐在一起,不会有一整个班都其乐融融的样子。总之这大概是现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共同点了。
还有好多想吐槽的地方,关于辅导员,关于舍友,关于恋爱,以后慢慢讲。
诸君,来日方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