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洗澡时,突然想到一个比喻,抽动症和气球。
2017年12月孩子大爆发,是不是意味着她的气球已经承载不了那么多气了,于是爆开,爆开意味着表面很残酷,可是气一下子走了,身体的气球瘪了,于是安稳了。
可是这个气球很神奇,她爆开可以自愈,每日消化不了的气又慢慢进去了,积累,释放,于是转化成一个一个表面的动作和发声。气多了,出口小了,还是会憋,一旦憋难受了,动作声音就出来了,只是气的多少导致轻重不同。
我在想,气球永远是要进气的,她要做的是提高气球的承载力,或者出口的大小,这样气一来,口子就开大点,这样达到平衡。
那我要做什么呢?我要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陪伴。所以问题的本身还是自己,调整好心态,慢慢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