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赋1
鐘神秀之福地,會嘉祥以為尊。
昔唐虞封幽冀2,歷遼宋屹晨昏。
山瓜瓞而錯峙3,星棋布以群分。
運自然之妙有,興百世之人文。
禹鑿青州於此域,舜封北嶽以茲坤4。
吟想之至,馳神運思,奮澡遣懷,命筆於心。
寂寂然三朝舊事,浩浩乎千裏紅塵。
毗黑山而鄰義縣,戴營州以履鶴鄉5。
綻梨煙於溽暑6,拱秋雲於霜旻;
聽松濤於玄序,踏奇峰於青陽。
發蹤跡於陰脈7,抱虎勢於大荒。
控雄關而通冀北,鎮西陲以庇朔方。
環谷疊璧,如千障之列;攢峰鱗櫛,作百花之彰。
淩冥跨鶴,想丁仙之幻化;仗劍騰雲,羨呂祖之清揚8。
祠供玄冥,風泠泠以吹圭璧;社賴顓頊,日恍恍而映鉞光9。
乃登重鎮,以憑欄桿。
古郭兀立,丹闕鉤盤。
牌坊聳矗,昔書誰人之功績;麟閣寂寞,曾列何代之侯官?
石獅訥訥,生青苔於背上;基階瑟瑟,積輕塵於隙間10。
三載矣,循古觀,踏青山,考文物,溯宗源。
想當年,人傑穎,豪傑出,俊傑名。
軒轅氏問道,時謁仙蹤於閭11;
始皇帝擎鞭,欲驅無慮之京12。
天可汗兵發渤遼,留巍巍雙塔13;
清高宗夜夢元君,築肅肅行宮14。
瓦鑄琉璃,長眠天家之伉儷15;
寺稱觀音,實藏耶律之刀兵16。
囚雙龍於帝谷,哀旗槍之不類17;
掘萬矢於渠河,感胡人之驕雄。
燕鋒已鈍,知王喜之無措18;
秦鏃猶寒,曉祖龍之縱橫。
金首何珍,李總兵三調而殯19;
才名無益,蕭觀音壹詞而終20。
於是登東臯以極目,暢超然之高情。
嗟臺嶽之高挺,臨萬丈之絕冥。
悲薤露之畏日,哂夏蟲之疑冰21。
時感以興嘆,欲訴竟無憑。
蒙壹世之造化,歷三秋於茲城。
願民物偕安阜,祈社稷永清寧。
辛醜孟春將至,庚子三冬終焉22。
徐儒子書閭山之賦,王宥先作廣寧之篇23。
乃題詩雲:
仙山古邑兩不群,無雪時分我復臨。
自比奇峰危六尺,不勝寒處也淩雲。
易泉堂主書於幽州
時值歲末,念某來此三載,以此賦記之,饋北鎮文壇。有心人觀之,如能鐫於石上,錄於課本,不負吾之才名。
(1)广宁,北镇市古称。辽宁省锦州北镇市(原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西部,医巫闾山东麓。南北最长处53.9公里,东西最宽处53.1公里,总面积1782平方公里。北镇市全境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现北镇市辖5个街道,11个镇和3个乡,市政府驻北镇街道,人口总数50.07万人。
(2)北镇属于古幽州范围 虽然在 唐尧和夏商时属于冀州 但 虞舜和汉朝都属幽州 。
(3)瓜瓞:本意指藤蔓之瓜,大小不一,数不胜数,后引申为子孙繁衍,相继不绝。此处指群山连绵不绝。
(4)《周礼》记载,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吴山,中镇冀州霍山,南镇扬州金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合称五座镇山。据《广宁县乡土志》记载,“舜封十二山以医巫闾山为幽州之镇故名北镇”。
(5)北镇市东西临黑山,义县;南北临阜新和盘锦。阜新古属营州,鹤乡为盘锦之美称。
(6)北镇以梨花为美,每至夏日,游人纷至沓来,以赏梨花。并将每年4月21日定为梨花节。
(7)闾山山脉起源于阴山山脉。
(8)丁仙: 传闻闾山之仙人。吕祖,即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传闻曾于闾山得道。
(9)玄冥,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主要指神的名字,如水神、冬神、北方之神等等。颛顼,(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姬姓,高阳氏,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
(10)北镇鼓楼位于北镇市城内中心地带的钟楼前,原为辽代显州城南门,是明万历八年(1580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辽东大将李成梁的功绩,命辽东巡抚周咏等人修建的。
(11)仙踪,指广成子。朝鲜学者黄㦿在《闾阳途中望医巫闾山》诗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传说帝轩来问道,曾闻老贺去藏踪”。
李瑞雨《广宁宁远伯李成梁牌楼,感慨有作》诗云:
假息延游鼎,含生切戴盆。岐翁与风后,只是待轩辕。
(12)传闻秦始皇久闻无虑山(医巫闾山)大名,命李斯与方士拿赶山鞭将无虑山赶到京城。但方士以赶山鞭鞭打闾山三天三夜,闾山却纹丝不动。无奈之下,又想将山尾赶去一段,以便交差。但鞭打无虑山尾部三天三夜,也只是将无虑山尾端的十三个小山峰向西赶了几十里路,就再也赶不动了,而这个方士也累死了。这十三个小山峰,就是闾山西部的“十三山”,现在改称石山。
(13)北镇崇兴寺双塔,据《广宁崇兴寺复修记》碑文中写道:“寺建于唐贞观十八年,太宗征高丽旋师命尉迟敬德监修,并建浮图 二座。亦有学者认为双塔修于辽代。
(14)据传乾隆皇帝在一次梦中遇见了碧霞元君及二仙姑,三仙姑领他游览了碧霞宫和一座不知不其名的风景秀丽的大山,山上的诸多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使他流连忘返。
皇帝梦中醒来,将梦中见情景讲述给大臣和坤。和坤听后对乾隆皇帝说:“依陛下梦中所见很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医巫闾山,其山在广宁城西,风景十分秀丽。广宁城内西北有一座万岁山,其上有碧霞元君庙,庙内供替的正是陛下梦中所遇之三位仙姑。”乾隆听后欲想亲临医巫闾山,和坤说:“我主御体疲劳,请休息几日,待明年春暖花开时节再去可好。”乾隆皇帝表示赞同,和坤为讨好皇帝喑中与工部尚书商量,挑选了部分能工巧匠,派人在广宁城西北镇庙东侧监造了行宫。
(15)北镇琉璃寺遗址,位于辽显陵附近,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让国皇帝耶律倍与高美人长眠之地。
(16)北镇观音寺,据史料记载,辽初,辽太子东丹王耶律倍隐居望海堂后,曾于观音洞中藏兵,以防其弟太宗耶律德光加害,所以辽代始称帝王谷的观音洞为藏军洞。
(17)北镇双龙寺,又名帝王谷。当年徽、钦二帝坐着囚车被押解到闾山,曾暂囚于此地。
(18)战国后期,闾山乃至锦州地区都是燕国的辖地,公元前227年,燕王喜的儿子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失败以后,虽然燕王喜将太子丹杀死,但秦军还是照样攻打燕国,公元前222 年,秦军追杀燕王喜直到辽东,最终灭掉了燕国。2000多年之后的1996年5月,北镇廖屯镇大亮甲村村民宋闯在村里小黑鱼沟河(无虑河)边的砖厂发现了一把刻有“燕王喜”字样的青铜短剑,《医闾无疆》的作者根据一些专家的推断指出,“燕王喜青铜短剑”极有可能是战国后期辽东大地上“秦灭燕战争”的遗物,而闾山地区很可能就是“秦灭燕战争”的古战场之一。让人们联想到惨烈的“无虑河大战”。这个新的发现,对于闾山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9)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名将。
(20)萧观音(1040年2月15日[1]—1075年12月23日[2]),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辽代女诗人。因作《十香词》而被诬陷和伶官赵惟一私通。被道宗赐死,其尸送回萧家。1101年(乾统元年)六月,天祚帝追谥祖母为宣懿皇后,葬于庆陵。
(21)《薤露》是西汉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这是一首挽歌,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诗以薤上的露水容易晒干起兴,写人生的短暂;又以露水干了明天还能再降落,反写人的一去难以回还。
(22)庚子年:公元2020年,全球大疫,患病者亿万计。
(23)徐长鸿,著名诗词家。1954年7月生于辽宁省北镇市。字鸣遐,号无虑山人。名其书斋枕石庐。现为中国诗词研究会研究员,锦州诗词学会副会长。是当今旧体诗坛重镇之一,代表着关东诗坛最高水准。曾作《医巫闾山赋》,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