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妈,我语文第十八课词语没有划到。
我:你有备用方案么?
宝:那我问问同学吧。
我:我觉得这个办法可以,你想好问谁了么?
宝:那我问问XXX同学吧
我:我把手机给你,你自己问好么?
宝:好的。
接下来的过程他自己负责,问到作业。
以前这样的情况我难免会说他几句,“怎么到三年级还抄不全作业”、“老师划词语的时候你又干嘛了”。然后直接给他方案或者替他去问别的家长,问到了还要对他发一通火。现在我意识到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犯错之后不知道自己去想办法面对和解决,也不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连续五天没有因为作业发火了,能有点真正意识到(不过还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作业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区。关于作业本身,我是“无为”的,不再给他安排几点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样作业达到什么标准,比如字的工整度。但是在其它地方我是“有为”的,去倾听,听他讲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不去评论;真诚地信任他,信任他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作业),其中最考验我的是,当他的安排出现状况,我还要继续信任他,信任他终会慢慢基于自己的经验,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合理的方法。这将是漫长而充满挑战、不会一帆风顺的过程吧。
其实觉察自己,我目前最担心或者说最没有把握的是,如果老师找我,我要怎么去沟通呢。这是之前我的问题区,现在感觉依然是,我还没有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