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袁咏仪在非常静距离问李静:“我现在育儿方面遇到一些问题。”李静示意她说,她眨着大眼睛回想:“我们那圈子里有的孩子跟我儿子说,你爸爸没我爸爸红,你家没我家有钱等等…”
然后儿子哭着回来问我说:“妈妈,他说我爸爸没他爸爸红,真的吗?”她犯了难,求教李静:“你说我怎么回答他更好?”
李静说:“我会跟她说这是我的一份工作,其次教养很重要。”接着她举例自己的女儿很抠。
她说:“有一次我拿手机跟她视频,她居然说,别视频了,费流量!”我说:“我给你钱再买!”她说:“买流量不需要钱啊…太浪费了!”
李静说:“虽然会有外界因素干扰,但孩子的教养很重要,你不用太在意这种问题,以后他在你的教育下自然而然就懂了。”
李静家是肯定不缺钱的,为什么孩子还那么抠,这是一种教养,教育孩子不浪费的品质,正如她所说,不管穷还是富,教养最重要!
周末带孩子去餐厅吃饭,找了许久才找到这家台湾特色是有儿童套餐的,刚进门便听见周围的人抱怨不停,加上餐厅里孩子也多,仿佛整个商场的孩子都挤到这家餐厅里。
刚坐下没多久,便被告知没有儿童座椅了,还好平时也练习孩子做成人座椅,也就没在意,只是同时进来的一家四口听到没有儿童座椅,一脸不悦,嘟嚷着:“怎么开餐厅的…连椅子都没有。”
服务生陪笑道歉,他大力扯开菜单翻看起来,旁边的两个孩子,大的五六岁,小的一岁左右,他妻子安抚有些饿的孩子:“一会儿我们就吃饭饭了…”
餐厅客人多,服务员又少,导致上菜及其慢,我还在耐心为孩子讲解墙壁上图画时,那一家四口的男主人爆发了,声音越来越大:“你们上菜怎么这么慢?都多久了?”
服务员是个年轻女孩,红着脸解释,他不依不饶,指着女孩鼻子说:“你们怎么回事,没有座椅,上菜还这么慢…”
其实,通过这一件事,不能说他没教养,可能他性子急一些,可能之前遇到不顺心的事等等,可是当他旁边的女儿站起来轻蔑地对着服务员说:“你是笨猪吗?”我才嗅到了没教养的味道。
再看看他爸爸,一副很神奇的样子,根本不在意女儿说的话有什么不妥,而她妈妈抱着较小的孩子,依然无动于衷地沉默着…
我一直觉得教养的含义很复杂,虽然有全面的解释说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是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
例如照顾妇女、谈吐文明,举止得体、平静时保持微笑,都是体现教养的方面,而大人在这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就会深深的影响着孩子。
有人说,教养是让人变成更好一些的人,我赞成,也有人说教养是一种气质,可我觉得教养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落实到穿衣吃饭,公交车上让座,鞋袜摆放整体等小事上…
初中一年级的时,有个要好的朋友过生日,我去她家庆祝,吃饭的过程中,她妈一直问我,你妈是干什么的?你爸是干什么的?还会时不时吹嘘她家院子里摆放的那辆奔驰轿车…
直到我朋友撇着嘴说:“娜,你吃饭怎么吧唧嘴啊,这样看上去很没教养,你懂不懂?!”我惊愕般看着她,紧闭着嘴把还没嚼的花生米生烟了下去。
从那以后我开始观察周边人,吃饭吧唧嘴情况,发现我爸妈吃饭的时候也吧唧嘴,我忍不住了,哭丧着脸问:“妈,你吃饭为什么吧唧嘴啊…”我妈愣了三秒说:“因为这样吃着香啊!”
“同学说吃饭吧唧嘴没教养…”
“她这么说你才没教养呢!”
妈妈的话些许安慰了我,可没想到她居然在班上跟别的同学说我吃饭吧唧嘴,特别土,搞得我那段时间特别郁闷,每次看到她们别过头偷偷在耳边说什么,我就很委屈。
所以我受伤了,从那以后我就没再敢吧唧嘴吃过饭…按我妈说的话是,我吃饭像鸡屁股一样扭捏,没办法,我要做有教养的人。
这个心结直到我读了《杀死一只知更鸟》才解开,书里讲一位律师带着一双儿女生活,有一次,孩子邀请一位家境贫寒的同学回来吃饭,这位同学吃饭时,把一升的糖浆倒在食物上,女孩不解问他在做什么?
仆人将女孩带到厨房说:“他是你的客人,就算他吃桌布,你也不能说什么。”这不正是教养吗?或许吃饭吧唧嘴真的很不美观,但如果这样当面说出来,以一种嘲笑的方式四处传播才是真正的没教养吧!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教养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而不是趋于形式。并不是你吃饭不吧唧嘴,你穿更华丽的衣服就有教养,而是你说出来的话,你有没有为别人着想的心,才是教养的更高层次。
以前读过的一段关于教养的话:“有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宛如一阵轻柔的风,风过后,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种气味,你可知道,这气味是他身上特有的气味,这个味道名字叫做教养!”
有人说外貌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第一基因,而教养便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第二基因。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都不要放松对教养的严格要求,这是对孩子最低成本的精神财富。
所以说,教养跟贫穷无关,就算你家财万贯也会有没有教养的行为,偏远的小山村也有懂得礼貌的人。
所以说,穷养富养,不如教养,先让孩子从教养开始,这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没钱可以去争,缺了教养,便少了做人的模样,少了一种内在变好的能力!